本报10月28日讯 近日,长沙市天心区举行“创新杯”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故事决赛,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专职心理教研员彭玮婧作为评委,在现场分享她的心理教学理念,引发众多心理学老师关注。从高校“转战”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再到教育科研机构做研究,彭玮婧的身份历经教师、公务员、教研员的华丽转变,但唯一不变的是她十年如一日地始终如一的教育情怀与梦想。
今年5月,彭玮婧来到常德市石门县,开展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养调研,下农村、进课堂,先后听了30余节课,访谈了近60位教师。为什么要做这项调研?“在大学做心理老师的时候,我就有一种感觉,真正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是少数,更多是成长中慢慢积累的‘心结’或是环境变化后产生的困惑。现在我来到中小学领域,就是希望将工作‘前移’,从这个阶段开始就为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创设有益环境。”
彭玮婧认为,现在学校和社会都很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学生还在成长期,教育工作者更应关注“发展”,而不是仅仅盯着“问题”。“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这样他们走出校园也能乐观从容地过好一生。”
■记者 陈舒仪 黄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