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在去往平壤的火车上,现在到达朝鲜新义州。”上午10点,71岁老人田兴华激动地向记者发了条信息。他是湖南省档案局退休干部,也是志愿军烈士遗孤。今天,包括他在内的37位志愿军老战士及后代,将赶往平壤参加明天上午的志愿军赴朝作战68周年纪念仪式,祭拜他未曾谋面的父亲田全仁。(详见本报今日A05版)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歌曾家喻户晓。上个世纪50年代初,正是在这首歌的歌声中,数百万中国志愿军先后跨过鸭绿江,投身于抗美援朝的战场。战役中,十余万中国军人身葬异国,20余万伤员回国治疗,2万余人被俘。在这背后,是以数万计家庭的骨肉分离,以及不少像田兴华这样的志愿军烈士遗孤,从此只能在梦中北望,思念自己故去的亲人。
在现当代战争史上,抗美援朝战争的规模仅次于两次世界大战,打了3年多,伤亡上百万。战争或许有其正义的一面,但从另一个切面来看,更有其残酷之处——于国家而言,是力量、利益的平衡之争,是守土之责;于个人而言,是血与肉的付出,是痛彻入骨的别离。在战争面前,个人的情感渺小如尘,唯有待到和平年代,这些情感才被放大显现在我们面前,就像田兴华,作为烈士的遗腹子,他不仅从没见过父亲的面,甚至根本不知道父亲葬在何处。
抗美援朝的胜利无疑是巨大的,彼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军队战斗力薄弱,与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相比,无论如何都是一场实力极不对等的战争。然而,三年之后,美国上将克拉克在板门店签订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没有胜利的停战协议,并说,建国两百年来美国第一次尝到了战败的滋味。
为了这次战争,中国军人同样也付出了极大的牺牲,虽摧锋于正锐,挽澜于极危,但十余万埋骨他乡的烈士数十年不能归故土。对军人来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需马革裹尸还”是件正常的事;对亲人而言,内心深处却是极为痛苦的。2014年,437具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一时让不少人无限感慨,有烈士亲属说,“这一刻,我们家等了三代人!”
此次,包括田兴华在内的37名志愿军老战士及后代赶赴朝鲜参加志愿军赴朝作战68周年纪念仪式,这是交织着历史、命运、个人情感的一次旅途。68年的挂念,如一首默唱于心的挽歌,终于能在战友、亲人的坟茔前化为一串热泪。
在抗美援朝纪念日,我们仍然需要深刻的纪念,纪念战争,是为了以后不用战争也能换来和平,是不让数十万烈士的牺牲付之东流。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尽,而对于那场战争,那些逝去的生命,献花也好,挽歌也罢,只有珍惜战争的遗产,吸取战争的教训,才是最好的纪念。
■本报评论员 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