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长沙,秋高气爽,惠风和畅。刚参加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部分非洲国家元首及30余名副部长级以上官员马不停蹄转场到此,参加在长沙举行的第四届对非投资论坛系列活动。短短3天,定格下了湘非友谊的“高光时刻”,也铺就了一条“共命运 促发展”的湘非关系未来之路。
在中非合作“八大行动”和600亿美元合作资金支持推动下,我们有理由相信,中非合作即将迎来黄金时代,而优势互补、有机组合的湖南和非洲必将演绎出精彩悦耳、扣人心弦的“最美和声”。
■记者 杨田风
唐朝时就有经贸往来
如今“半天时空朋友圈”
其实,湖南和非洲是一对“老铁”了。
从“黑石号沉船”展示的长沙窑陶瓷产品就能证明,早在唐朝时期湖南便与非洲朋友有经贸往来,而且还非常密切。
1982年8月7日,时任长沙市代市长的熊清泉率团访问布拉柴维尔市。两天后,双方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省长沙市和刚果人民共和国布拉柴维尔市缔结友好城市议定书》,决定在教育、文化、农牧业和卫生方面展开交流合作。布拉柴维尔成为长沙的第一个国际友好城市,长布两市也是中国与非洲国家的第一对友好城市。
截至目前,湖南和非洲共有8对友城,其中省级友城2对,市级友城6对,分别是:湖南省与埃塞俄比亚奥罗米亚州、湖南省与南非北开普省;长沙市与刚果(布)布拉柴维尔市、株洲市与南非彼得马里茨堡市、长沙市与乌干达恩德培市、湘西自治州与南非赞扎巴尼市、湘潭市与坦桑尼亚姆索马市、郴州市与金伯利市。
【变化】尽管相距万里,但湖南与非洲的往来已变得便捷。去年7月,长沙开通到非洲的首条直飞航线,长沙只要约11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埃及,长沙与非洲正式进入“半天(12小时)时空朋友圈”。
对非贸易持续增长,经贸合作进入“蜜月期”
中国和非洲过去是并肩战斗的好兄弟,现在是共同发展的好伙伴。此次论坛在湖南举办,恰恰说明了湖南与非洲已经进入“蜜月期”。
湖南已连续三年举办“非洲国家驻华使节湖南行”“湖南·非洲国际产能合作暨工商企业跨境撮合对接会”“湖南—非洲地方产业合作对接会”等大型经贸活动,为“湘企入非”“湘非合作”铺路搭桥。中车株机、三一重工、湖南建工等湘企不断结识有共同理想的合作伙伴,携手打造湘非合作方阵。
开元堂是2015年在非洲乌干达坎帕拉注册的公司,主营医药耗材和药品,但3名中方联合创始人都是湖南人。公司总经理助理Bill透露,通过前期调研发现,包括乌干达在内的东非区域长期处于缺医少药的局面,乌干达大部分医院,尤其是中小诊所用的麻醉品基本都是杜冷丁,而这是一种全麻剂,且需在手术前一两小时注入,风险和副作用相对较大。在中国很多局部性手术使用的都是二代术后麻醉品,只需局部麻醉,“我们将这些产品引进到乌干达,由于省掉中间环节,比当地同类产品价格低40%。”Bill介绍,医院方和医管方都非常欢迎中国企业、中国技术、中国产品进入非洲,公司最近就与乌干达最大的私营医药产品公司签署了合作备忘录,预定了15万支的供应量,“市场非常巨大,我们目前还处在市场前期铺开阶段,下一步,我们将扎根乌干达,将业务辐射到东非甚至整个非洲,替换掉当地落后的麻醉品。”
【数据】近年来,湖南对非贸易持续增长,2017年进出口额达20.7亿美元,约为2008年的三倍。其中2017年湖南对非洲的出口12亿美元,约为9年前的2.5倍;从非洲的进口8.7亿美元,约为9年前的4.7倍。湖南企业在非洲的投资项目也越来越多,从2000年的40多万美元,增加到上千万、上亿美元;从仅有的1家企业,增加到了每年十家左右。从2008年到2017年这十年间,湖南企业总投资额共8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额共计7.2亿美元,共有91家企业在非洲有投资项目。
走出去迎进来,友谊传递到非洲
湖南人走进非洲的同时,也将友谊传递到了非洲大陆。
湖南自1973年起承派援塞拉利昂医疗队,1985年起承派援津巴布韦医疗队,目前为止共派出援塞医疗队20批次,援津医疗队16批次,累计派出援外队员438人。
文化交流也没落下,2017年2月湖南省组团赴突尼斯共和国参加海外“欢乐春节”活动,2018年2月在摩洛哥开展了“湖湘风华·湖南书画展”,系列活动让非洲人民体验到了中国传统戏曲、舞蹈、杂技、民乐、书法的独特魅力。
走出去的同时,还有迎进来。目前,湖南省的高校在非洲乌干达、加纳、利比里亚、刚果(金)设有孔子学院,同时,湖南省高校招收非洲留学生,目前有1102名,占湖南省接收国际留学生的1/4左右。同时,湖南是承担我国政府援外培训任务量最多的省份。2016年,湖南省共培训发展中国家学员3000人,2017年培训人数达到4000人,其中75%以上学员来自非洲。
“建一座工程,树一座丰碑,交一方朋友,传一世友谊。”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近些年来有一个固定安排,当某个月援外培训班较多时,便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员组织起来,一起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南院海外事业管理部副主任姚有强介绍,目前中南院在非项目涉及新能源、水务、道路与桥梁、水运港、固废处理等诸多领域。2008年至今,中南院共承办了78期援外培训班,其中80%都是与非洲国家有关的班级。来自20多个非洲国家的千余名政府官员接受了水利水电、新能源、水陆联运等领域的专业培训。
【感受】第一次来中国的肯尼亚学员卡罗琳娜·万盖琪表示,中国比想象中的要发达得多,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得很好,丰富多彩的民俗和饮食文化深深地吸引了她。“肯尼亚有较多中国的企业,回去以后我要到中资企业里工作,在中国企业里我能学到更多更先进的专业技能,更好地服务国家的建设。”
聚焦
黄金时代
如何持续“热恋”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举行,让人们看到“一带一路”对接非洲发展的坚实脚步和美好前景,尤其是中非合作“八大行动”和600亿美元合作资金篮毫无疑问将推动中非合作迎来黄金时代。湖南将迎来哪些新机遇?
对非投资领域
湖南有多个强项
麦肯锡发布的一份报告称,调查了包括埃塞俄比亚在内的8个非洲国家的1000多家中国公司后的结果显示,近九成的员工都是非洲人。直接投资能为当地带来就业、收入增长、新技术、新管理经验。而中国对非投资排在最前面的是建筑、基础设施、机械制造等实体经济,这些也是湖南最具优势的领域。
从此次论坛签约项目来看,基础设施成湖南对非投资主战场,4个湖南相关项目中有一个涉及保障房,一个涉及农机。远大住工将在非洲打造200万建筑平方米民生工程,而中联重科的农机则是首次进入津巴布韦。
“湖南与非洲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湖南的优势产业、企业契合非洲目前的实际需要。”省商务厅副厅长周越介绍,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湖南与非洲的农业合作广泛,农机、种业、耕种技术都在非洲建立了良好口碑,除水稻外,农机、茶叶等也取得了合作成果。湖南龙舟农机股份有限公司与南非北开普勒省签订了农机合作意向。省商务厅还与乌干达驻华使馆签订了合作备忘录。
首个样板开发区
即将建成开园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近年来,湖南与非洲的小伙伴来往密切,并把非洲作为湖南对外开放的重要地区。就拿埃塞俄比亚最新与湖南缔结省级友城的奥罗米亚州为例,埃塞-湖南工业园即将在这个州的首府阿达玛市落成,目前已进入厂房建设阶段。这是我国首个由省级政府推动、在非洲建设的境外工业制造合作园区。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湖南产业和企业进入非洲的支点。目前,已有三一重工、北汽福田、毅荃服饰等18家企业签订了意向入园协议。项目预计今年11月建成并开园。
据了解,埃塞-湖南工业园是“中非十大合作计划”重点项目,也是中国省级政府层面在非洲推动建设的首个样板开发区。“我们希望通过工业云园区建设这种模式,带动中国的产业集群式地走出去,尤其是带动中国的私人资本能够走进非洲。”副省长何报翔如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