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两年多的韩春雨论文事件终于尘埃落定。记者8月31日晚从河北科技大学官方网站获悉,该校在其网站刊发了《学校公布韩春雨团队撤稿论文的调查和处理结果》,称该校学术委员会成立调查组,本着“依法依规、严谨规范、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认真核查了该论文涉及的全部原始实验资料,并委托第三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重复验证实验,认为撤稿论文已不再具备重新发表的基础,未发现韩春雨团队有主观造假情况。
从籍籍无名到因一篇论文一战成名,再到面对随之而来的种种质疑时的坚称“有人复制出来了”“自己已复制”,再到后来的撤稿,直至现在的声明,这一戏剧性事件终落幕。
回应
韩春雨发布公告致歉
9月1日,韩春雨通过校方对处理结果表态,称接受国家级实验室独立第三方验证实验结果、校学术委员会调查结论和有关方面的处理意见。
韩春雨表示,在国际前沿的基因编辑技术研究领域,存在许多不可预知的问题。在经历了质疑、撤稿和调查之后,通过校内外同行专家的指导和进一步的实验验证,深刻地认识到,撤稿论文的实验设计存在缺陷、研究过程存在着不严谨的问题,论文的发表给国内外同行学者造成了误导和人力物力的浪费。论文发表后,面对媒体和同行的质疑,未能冷静理性对待,发表了一些不当言论,给社会公众带来了不必要的纷扰。对此,韩春雨表示了歉意,并对同行学者和社会的关注表达了感谢。
事件始末
2016年5月2日 《自然·生物技术》发表韩春雨团队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被媒体以“甘坐冷板凳、十年憋大招”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原型炒作,而一炮走红。
2016年5月20日 当时在清华大学任教的著名结构生物学教授颜宁,在微博上首先提出论文结果可重复性的问题。一些中国学者也开始发声,指出韩春雨论文结果无法重复。但也有零星学者表示韩春雨论文有效。
2016年5月26日 “未名空间”论坛上出现了“纯从科学角度分析韩春雨的文章”的帖子,认为韩春雨的论文从Ago理论上看行不通。
2016年6月7日 韩春雨在北京参加主题为“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香山科学会议,做了会议报告。其科研报告第一次当面遭到同行质疑。面对国内基因编辑大咖们的面对面质询,他未直接回应,并提前离会。
2016年7月6日 《中国科学报》报道该事件。记者调查结果显示,针对韩春雨论文的质疑集中在论文中的第四部分结果上,即证明NgAgo能否编辑内源人类基因组。一名不愿具名的院士表示“不能重复不能证明作假”。
2016年7月31日 来自澳大利亚、美国、西班牙等国的科学家陆续在其社交平台上指出,无法重复韩春雨NgAgo的基因编辑结果。
2016年10月10日 由北京大学教授魏文胜组织和发起,来自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13位科学家实名发布声明,“没能“重复”韩春雨的实验,呼吁有关方面组织第三方介入调查”。11月17日,实名质疑的科学家团体增加到20人。
2017年8月3日 《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在其网站上刊登韩春雨团队的撤稿声明。
国际案例
2014年1月,仅有31岁的日本年轻研究者小保方晴子在《自然》上同期发表了两篇重磅论文,震惊干细胞学界,引发全球关注。然而仅仅不到一周,她就被质疑篡改论文图像。她所在的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在2月对其展开审查,“学术女神”顿时身陷学术丑闻。7月,《自然》撤回小保方晴子的两篇论文。8月,小保方晴子的导师笹井芳树悬梁自尽。9月,理研委托外部专家成立第二调查委员会,委员长是日本国立遗传学研究所所长桂勋。该委员会在12月26日发布报告,认定:“STAP细胞论文基本上已遭全盘否定,小保方晴子未能再现STAP,实验终止。”随后,小保方被理研开除,博士学位被取消,还要退还科研经费、人工费以及验证实验费等,其中仅验证实验费就高达1500万日元(约78.7万人民币)。她的博士论文导师常田聪被停职1个月;与小保方博士学位相关所有老师都受到训戒,校长将5个月工资津贴的20%上缴;此外,小保方所在的理研发育生物学中心也于2014年11月重组,实验室数量被大幅裁减。
■综合新京报、科技日报、果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