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金寨县周集村,有接近70%的家庭父母在外打工。“孩子们都去哪儿了?”近期,返乡民工罗大洪对此感到疑惑不解。以前每逢暑假,孩子们都会在户外玩起九宫格、躲猫猫等游戏,村里非常热闹,但现在却很难再看到孩子们嬉戏打闹的身影。许多少年儿童越来越喜欢宅在角落里,一言不发地盯着手机,罗大洪既心疼,又无奈。不知不觉中,手机正侵蚀着孩子们的童年。(8月2日 中国青年报)
调研数据显示,在12~16周岁的留守儿童中,有接近42.7%的孩子拥有自己的手机,其中,77.3%的孩子经常长时间持续性上网,不少人甚至患上了“手机依赖症”。
毫无疑问,“手机依赖症”给留守儿童带来了很大的身心危害。各种老年性疾病(比如颈椎病)越来越频繁地光顾到这些儿童身上,让他们未老先衰;同时,孤僻和社交恐惧症,也正在不远处盯着这些还没有走入社会的“特殊性少年群体”。毫不夸张地说,“手机依赖症儿童”面临着身心被摧残的危险,这对一个民族的未来都不是幸事。有鉴于此,家长和老师必须引以为戒,社会也不能对此释怀。
那么,我们该如何破解留守儿童“手机依赖症”的结构性困境呢?
让留守儿童的父母返乡带娃无疑是理想中的最佳“治愈”模式。为此,民政部曾专门发文强调,“无监护儿童父母外出务工责令返回。”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出于生存考虑,大多数农村父母不得不冒险将十几岁甚至几岁的孩子留在老家,因此纸面上的规定在现实窘境面前无异于一纸空谈。“返乡带孩”的理想虽然很丰满,但现实生存的压力却很骨感。所以,这条解决之路基本被堵死,我们必须在默认儿童留守这一现实的基础上,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认为,问题虽然有些复杂,但解决方法依然存在。
第一,强化学校的素质教育,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用多姿多彩且具现实吸引力的各种文、体、艺、趣活动把儿童从手机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同时,现实的群体活动可以极大地瓦解“手机魔咒”,对此,农村学校的老师可以针对留守儿童不定期在休学日展开集体活动,直接分解儿童上网时间。
第二,鼓励在村民自治活动中针对性地添加家庭教育内容。留守儿童中,隔代长辈居多,可以针对性地让这些长辈多了解社会的新事物,多熟悉互联网,多和孩子们一起互动,直接用现实交流时间“对冲”孩子们的手机玩耍时间。
第三,留守儿童的远方父母要迅速行动起来,多和孩子直接通话,把手机的原始功能恢复起来。父母给留守儿童手机,是要给他们一份替代性的“情感补偿”,应该把这份“情感补偿”落到实处,通过频繁、亲密的双向通话,最大程度地把孩子们从手机的“魔咒”里“拯救”出来。
全社会行动起来,留守儿童的“手机魔咒”便可破解。
■本报评论员 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