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30日讯 15年前,湖南电视台的一档综艺节目中,2岁多的秦俊龙现场表演识字、写字和认字母,被观众们称为“小神童”;15年后,7月28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第50届国际中学生化学奥赛中,湖南师大附中的秦俊龙经过长达10个小时的实验考试和理论考试,在来自全球76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金牌。他是如何从“小神童”成长为“化学大神”?今天下午,三湘都市报记者在师大附中见到了这个被同学们称之为“神一般存在”的男孩。
2岁“看”会600个汉字
能在国际奥赛中斩获金牌的孩子,大多都天赋异禀,秦俊龙表现得尤为突出。秦妈妈说,儿子1岁多时,她买了许多图文汉字和英文VCD碟片,经常在家放给他看。让妈妈颇为意外的是,到2岁时,小俊龙竟自学了600多个汉字。秦妈妈说,“小神童”的名气很大,甚至被湖南电视台邀请上了综艺节目进行表演。
虽然明白儿子有着过人之处,但秦妈妈却并没有为了将其打造成才,而参加各种补习班和培训。为了培养俊龙的独立自理能力,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秦妈妈就将俊龙送到了寄宿制学校。多年的住校生活使俊龙养成了自律自主的好习惯,到什么点干什么事从来都能按照既定计划来完成。
痴迷于神奇的化学世界
如果只有天赋,要拿到奥赛冠军几乎是不可能的,从高一加入化学校队到最终斩获金牌,秦俊龙总结了自己成功的两个因素:兴趣和刻苦。进入师大附中理科实验班后,虽然在物理组和化学组的选拔中,他的物理成绩更为突出,而化学成绩却一般。“但我还是选择了化学组,因为这才是我最喜欢的。”
教练兼班主任蔡忠华老师认为,秦俊龙是个做事特别专注的学生。“书本上提出的现象和结论,他一般都不满足,非要自己动手实验看能得出什么答案。”为了看懂很多英文专业书籍,他自己背记单词,只为把每个知识都理解透。他还自己添置了多种器材,课余经常泡在实验室。
秦妈妈用手机偷拍了多张秦俊龙刻苦学习的照片。有一张是在小年夜晚11点多,他一个人待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一脸兴奋的样子;还有一张是大年三十,他和哥哥坐在同一张书桌前,哥哥在玩电脑游戏,俊龙在埋头看书,全然不受哥哥的影响。■记者 黄京
观点
奥赛尖子大多数成为专业领域精英
据统计,师大附中学子目前已获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金牌30枚、银牌10枚,亚洲奥林匹克竞赛金牌11枚。奖牌总数共51枚,稳居全国第一。师大附中是“奥赛金牌摇篮”,湖南也是奥赛大省,今年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学五大学科国际奥赛中,湖南中学生均获得了金牌。师大附中校长谢永红认为,湖南奥赛成绩突出,与湖南奥赛培训起步早、氛围浓厚,有着极大的关系。但他认为,奥赛是一个选拔创新拔尖人才的平台,而不是一个考入名校的捷径,绝不提倡家长或学生出于功利心,去疯狂补习奥数。
不过,谢永红认为,不可否认,从奥赛中走出来的孩子,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自主性方面明显强于普通人,也正因为如此,绝大多数奥赛尖子生都能成为某一专业领域的高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