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要闻·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要闻/声音

第A3版
要闻·民生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8年05月17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38件巴考沉船出水文物入藏省博

    本报5月16日讯   德国提尔曼·沃特法先生巴考沉船出水文物捐赠仪式今日在湖南省博物馆举行,38件造型丰富、质量精美的陶瓷器将永久珍藏于湖南省博物馆,这是该馆建馆以来最大的一次海外捐赠。

    沃特法于1996年在德国成立水下考古探险打捞公司,先后发现并打捞了鹰潭号沉船、明朝永乐年间的巴考号沉船以及装满唐朝宝物的“黑石号”沉船,同时,沃特法长期与沿海国家合作,致力于水下文化遗产的考古发现与保护,并通过出水文物发现和利用的过程,促进海上丝绸之路各国间的文化交流。

    本次沃特法先生共捐赠巴考沉船出水陶瓷文物38件,其中东南亚陶瓷器23件、中国瓷器15件,有龙泉窑青瓷刻卷草纹碗、明代景德镇酱釉香炉、景德镇青白釉印花碗、各类东南亚青瓷罐等。

    巴考沉船位于印度尼西亚卡里马塔海峡西侧的巴考岛海域。据推测,该船应该是从中国南部沿海出发的走私商贸船,它途经泰国贸易,目的地可能是爪哇(印度尼西亚)的港口。

    依据船上大量的“永乐通宝”铜钱和船身木材的碳14年代测定,最终确定了该船年代是与郑和下西洋同时代的15世纪早期。值得一提的是,该时期是明朝严厉的海禁时期,因此这艘商贸船的出现显得尤为重要。这批珍贵的沉船陶瓷器,大多制作精良、匠心独具,它们不仅是明代初期海上对外贸易的重要见证物,也彰显了15世纪时期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之间深入的文化交流,对研究“一带一路”相关课题有重大学术价值。

    ■记者  吴岱霞 通讯员  李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声音
   第A3版:要闻·民生
   第A4版:要闻·民生
   第A5版:要闻·时政
   第A6版:要闻·民生
   第A7版:经济·行业
   第A8版:时事纵横
   第E1版:半岛风云
   第E2版:半岛风云
   第E3版:大茶视界
安检后可体验“书香”,登机无需摆渡
38件巴考沉船出水文物入藏省博
4月全省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下降
湘江河岸2处搅拌站被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