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E2版:夏利停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要闻·时政

第A3版
要闻·时政/民生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8年04月2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28年前的“奢侈品”
一步步被“边缘化”

    说到“国民车”,德国有甲壳虫,英国有Mini,意大利有菲亚特500,那么中国的“国民车”是什么?当然是夏利。

    很多家庭购买的第一辆车也是夏利,很多城市的出租车也是夏利,很多人在驾校学车也是用夏利……可以说,夏利开创了中国消费者真正意义的家用轿车历史。

     曾经辉煌的过去

    1983年天津汽车工业公司总经理赴日考察,在途中他认为日本大发的CHARADE微型轿车无论性能、油耗、体积都适合中国国情,于是致力将其技术引进。

    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对我国汽车工业的扼要表述是:“缺重少轻,微、轿车基本处于空白”。天津汽车工业公司引进大发微型车,可谓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1986年,在某位领导人亲赴天汽视察之后,第一辆以技术转让形式CKD生产的CHARADE正式诞生。当时的天津市市长说:“我们自己生产轿车,华夏得利中国人得利,就叫它夏利吧。”寓意吉祥,音也与CHARADE相近,夏利由此得名。

    1990年,第一辆三厢夏利下线,售价10万元,成为极少数消费者才能拥有的“奢侈品”,大家都为能买到夏利而自豪。曾经的夏利,连续18年占据销量冠军宝座,称得上是“国民轿车”的鼻祖。

    2000年前后,夏利在出租车市场的份额高达40%左右,在北京更是高达70%。2004年,夏利品牌宣布100万辆汽车下线。

    1984年,天津汽车工业公司和日本大发工业株式会社(Daihatsu)签定协议,引进微型面包车Hijet 850和微型两厢轿车Charade 1.0的全套制造技术。时任天津市市长的李瑞环为两款车分别取名为“华利”和“夏利”,随后这这两款车型便凭借出色的经济性受到热捧,也成为了中国各地出租车市场的主力。当年统一涂装的“黄大发”是街头的一道独特风景。

    90年代后期,中国各大城市开始出台一系列限制两厢车的措施,夏利出租车也开始逐渐淘汰,不过由于当时市场竞争并不激烈,改造过的三厢版本夏利以及采用丰田8A-FE的“金夏利”仍然凭借性价比畅销了一段时间。

       从“国民车”到边缘化

    2002年,一汽集团与天汽集团签署重组协议,随后当时的天津汽车夏利股份有限公司纳入一汽体系,一汽集团持有其50.98%的股份,“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由此得名。虽然此后一汽夏利经历过一段快速发展时期,也推出过威志、威乐等新车型,但其品牌定位和产品结构都未曾变化,这也为它后来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钟师认为,当年夏利本身并没有特别过人之处,能够取得成绩更多的是因为那时候自主品牌中的小型车产品不多,在对应市场存在产品空当,但是后来,随着合资企业和自主品牌都推出了很多高性价比的小型车,而且外形更漂亮,所以夏利的优势不复存在。“后来夏利也没有开发新东西,产品本来就不是特别好,产品线也很单调,所以肯定是走下坡路,被淘汰了。”钟师告诉记者。

    另一方面,由于与一汽自主品牌存在同业竞争的问题,一汽夏利的处境也比较尴尬。曾有媒体援引一汽夏利内部人士称,“当时一汽集团内部在中、高端品牌上较为齐全,出于集团战略发展的考虑,夏利只能继续发展低端品牌,造成品牌力较弱,难以转型升级。”近两年自主品牌和SUV车型一路高歌猛进,但一汽夏利并没有跟上他们的脚步。

      对手崛起的时代

    进入21世纪,夏利开始走下坡路。与此成鲜明对比的是,若干比夏利起步晚得多的自主开发企业却陆续崛起。

    2000年的时候,尽管夏利仍占据低档车老大的位置,但低档车市场出现了群雄逐鹿的情况,浙江吉利,长安奥拓、羚羊,昌河北斗星等自主品牌迅速崛起。后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市场竞争环境越发激烈,夏利在市场逐渐屈居弱势。

    夏利想要翻身已经很难,综观其发展历程,在其掌握着绝对优势的时刻没能推出适应时代发展的产品,反而让后来者步步紧追。现在不少自主品牌都在向前走,吉利、长城、长安都是年销百万辆的企业,就算夏利能做到人家销量的零头,但品牌形象、调性这种抽象的东西,哪里是多卖几辆车就能挽回的呢。

    暂别老品牌

    对外称天津一汽

    3月18日上午,在一款新车发布会现场,天津一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平在接受采访时,喊出了“暂别老品牌,告别旧定位”的口号。

    “我们现在都尽量不提夏利,对外是天津一汽。”一位一汽夏利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的确,成也夏利、败也夏利,如何摆脱夏利的烙印,是一汽夏利发展过程中难以逃避的问题。

    而这个问题,一汽夏利正在坦然面对。夏利系列车型自2017年开始就已经停止了生产,连续多月产量始终为0;而威系列车型也难逃相似命运,自2018年开年以来,也停止了生产。

    在对王志平的采访过程中,他也向记者证实了这一点:“夏利品牌有着深刻的传统烙印,与现在的汽车市场需求发生了一定的背离。所以,我们选择将其放置一段时间。我称之为‘雪藏’。”

    他也表示,夏利在之后会不会再生产现在还不得而知,所以用“暂别”一词更为准确,因为“夏利代表了一种传统也是一种情怀”,什么时候市场需要它了,它便有可能会重新出现。 

    ■综合每日经济新闻、中国经营报、搜狐新闻、新浪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时政
   第A3版:要闻·时政/民生
   第A4版:要闻·民生
   第A5版:要闻·科教卫
   第A6版:市州新闻
   第A7版:经济·行业
   第A8版:时事纵横
   第E1版:夏利停产
   第E2版:夏利停产
   第E3版:大茶视界
28年前的“奢侈品”
一步步被“边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