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E2版:天宫一号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要闻·时政

第A3版
要闻·民生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8年04月0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它以最小成本实现大突破
指明去往星辰大海的道路

    当神舟十号撤离后,天宫一号的既定任务已经全部完成。其后,她又在太空中工作了将近三年。

    若干年后,我们一定不会忘记那些为天宫一号付出精力和智慧的人。

    在这里,我国宇航员成功完成交会对接

    提到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想必大部分读者都知道他是第一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然而,阿姆斯特朗还有另一项鲜为人知的“第一”:他是执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宇航员之一。

    那是1966年3月16日,阿姆斯特朗和斯科特一起,乘坐双子座8号飞船,与在轨道上等待他们的阿金娜目标飞行器成功对接。这次任务是阿波罗计划的先导任务。在阿波罗计划中,登月飞船在启程前往月球前和在月球上完成探测后,登月舱和指令舱间要完成多次交会对接,因此必须先行验证交会对接技术,才能使登月顺利开展。

    可以说,一个国家如果想在载人航天方面有所作为,交会对接是必须具备的能力。

    2011年9月29日发射的天宫一号,其核心任务就是突破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和组合体控制技术,使我国能够进一步进行空间站等大型航天器的建造和维护。

    相比和平号空间站、国际空间站等国外同行,仅有8.6吨的天宫一号显得有些“娇小”,但在她的服役生涯中,她以最小的试验成本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为我国走出由具备自身特色的航天发展之路做出了贡献。

    2011年11月3日,天宫一号迎来了第一位到访的客人——神舟八号无人飞船,并进行了首次交会对接试验。

    为了对接,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

    在神舟八号造访天宫一号的任务中,分别在地球受太阳照射的一面和阴影中的一面成功进行了两次自动交会对接试验。在两次对接之间,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的组合体还在太空中翻了一个180度的跟头,验证了飞船组合体的控制。通过神舟八号无人任务的验证和经验积累,神舟九号载人对接天宫一号变得更加可靠,宇航员的安全得到了更充分的保障。

    在轨道上运行的航天器处于高速飞行的状态,要让两个飞行器在太空中相遇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对接任务的设计中,航天工作者们对天宫一号和神舟飞船的发射窗口进行了耦合迭代设计,使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及后续神舟飞船的发射时间相互配合,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能让她们相遇的发射窗口。

    神舟八号发射时,采用了分秒不差的“零窗口”发射方法,在地面的测控下完成了5次精准的轨道调整,接近到天宫一号后下方54公里时,通过无线电信号与天宫一号“握手”。之后,神舟八号通过对接测量设备,自主导航到天宫一号附近并与其成功对接。

    未来空间站的第一间样板房

    中国神舟飞船的三舱式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俄罗斯(苏联)的载人飞船设计,而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的“接口”——空间对接机构却没有采用俄罗斯的杆锥结构,而是在借鉴了美国的APAS-89机构设计理念的基础上,自主设计的异体同构周边式结构。相比俄罗斯的杆锥结构,这种结构更加灵活,对接的两个飞行器的主、被动角色可以互换,还为未来进一步升级成更先进的雌雄同体对接结构预留了发展空间。

    当神舟九号载着景海鹏、刘旺、刘洋三名宇航员到访天宫一号时,天宫一号为宇航员们提供了温馨的太空之家。

    在天宫一号中,除了能为宇航员提供基本的生命保障功能外,还为宇航员们提供了颇具人性化的居住条件。飞船内各类仪表的形状、大小甚至仪表盘的颜色,都经过特殊考虑,力争让航天员便于观察、感觉舒适。为了减少舱内噪音,设计人员反复进入舱内体验,排查噪声来源,逐项解决问题。舱内设置了空气检测和净化调节装置。这个装置除了能过滤舱内材料释放的微量有害物体,还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调控温度湿度。为了给航天员一些私人空间,天宫一号中还设置了专门的密室,航天员可以在不被任何人听到、看到的情况下和自己在地面的家人进行视频通话。

    航天员们对于这些设计的体验将是未来中国空间站“内部装修”方案的重要参考。可以说,天宫一号就是未来空间站的第一间样板房。

    宇航员的过硬素质,成就天宫一号

    在神舟九号任务期间,宇航员还进行了手控交会对接试验。与主要依靠手控的美国不同,我国的交会对接以自动控制为主,与俄罗斯相似,但航天员也掌握了手控对接能力,作为自动对接的必要补充和备份。在神舟九号进行手控对接任务时,三名航天员以高超娴熟的技术和过硬的心理素质,将姿态控制的误差缩小到了1度以下,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本次试验的成功,更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完全掌握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在18世纪的巴黎,当物理学家和发明家们尝试用热气球和氢气球开启人类的飞行时代时,一位气球冒险家曾向另一位气球的设计者说道:“先生,请为我们指明通向天空的道路!”现在,在太空中遨游了六年多的天宫一号完成了她的使命,化作了天空中一片绚烂的烟火。若干年后,当宇航员到空间站往返工作已经成为中国航天的日常时,当我们在太空中组合出登陆火星甚至飞得更远的巨型飞船时,我们不会忘记,是天宫一号以及无数为她付出了精力和智慧的人,为我们指明了去往星辰大海的道路。  

    ■综合新华社、央视、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官方网站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时政
   第A3版:要闻·民生
   第A4版:要闻·科教卫
   第A5版:市州新闻
   第A6版:经济·行业
   第A7版:时事纵横
   第A8版:广告
   第E1版:天宫一号
   第E2版:天宫一号
   第E3版:大茶视界
它以最小成本实现大突破
指明去往星辰大海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