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4月1日讯 在便利店买包香烟、去菜市场里买菜、到路边餐馆吃个盖码饭……在移动支付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当下,手机“扫一扫”付款已成众多市民的一种习惯。
今起,扫码支付新规开始执行,按等级进行限额,其中静态条码付款每天限额500元。
【新规】静态扫码支付每日限500元
央行发布的条码支付规范于今起实施。在新规中,对市民影响最大的是使用静态条码付款每天限额500元。如果超过额度,则需使用动态条码支付。
何为静态条码和动态条码呢?通俗说来,所谓静态条码,就是便利店、小餐馆长期贴在收银台、墙上的收款二维码,4月1日起,静态条码支付金额限制在每天500元;动态条码则是我们打开微信钱包、支付宝等的付款码,条码会频繁发生变化,支付最高可以不限额。
【调查】部分商户开始配备扫码枪
4月1日,记者走访了湘雅路的多家便利店、小餐馆、水果店,这些小店均张贴了微信、支付的收款二维码。记者问及当天开始执行的支付新规,大多数小店老板甚至并不知晓限额规定。“店里的商品单价都不贵,来店里消费,少的几元钱,多的也就百来元,500元够用了。”便利店老板陈健表示并不受影响。央行披露的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条形码支付人均每日金额为108元。
但是按照规定,扫码支付金额超过500元,则需使用动态条码支付,这就要求商户需配备扫码枪等设备。
记者了解到,一些平时单次交易金额较大的批发商行等,已在准备购买扫码枪等设备。“前不久才装了收银系统,配了扫码枪,所以不用担心金额限制了。”经营水果批发商行的陈先生表示,“以前自己贴的二维码没有手续费,而现在用收钱吧是收取手续费的,还是增加了成本。”
分析
新规利于细分行业格局
央行表示,之所以要对静态条码付款进行限制,是因为静态条码易被篡改或变造,易携带木马或病毒,真伪难辨,导致支付风险较高。因此,央行也提出了一系列防范静态条码风险的措施。
业内人士一直用“小而美”“水电煤”来形容条码支付的定位,小额、便民的条码支付是银行卡支付的重要补充。易观金融分析师王蓬博表示,支付新规的出台封堵了移动支付巨头通过扫码支付由高频低额的场景,逐渐渗透到中频高额甚至低频高额的渠道,能够进一步划清扫码支付与刷卡支付等方式的界限,细分行业格局,让整个市场走向更加平稳的发展模式。■记者 潘显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