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经济·行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要闻·时政

第A3版
要闻·民生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8年03月26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慈利如何“硒”有?杜仲怎样称“王”?
全国近五十家媒体将赴慈利找寻答案

    慈利农产品硒含量均超过国内标准。依托自身优势资源,慈利将品牌建设作为振兴县域经济、产业精准扶贫的引擎。

    本报3月25日讯  慈利素称“金慈银澧”,54%的表层土壤达富硒标准,孕育出了百余种富硒农产品。3月29日,近50家中央、省级媒体将齐聚慈利,用踏访和采风的方式,揭开2018“硒有慈利”产业精准扶贫暨杜仲王雄花开媒体采风活动的面纱。

    探索“慈利模式”

    历时三天的活动中,媒体人将体验慈利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观摩杜仲王雄花采摘、制作的古法工艺,采风富硒产业精准扶贫的美丽乡村,并感受首批杜仲雄花茶叶公益拍卖的热情。

    慈利是湘西的门户,也是张家界的东大门,资源繁多,物产丰饶。据检测,慈利农产品硒含量均超过国内标准,其中,禽蛋的最高有机硒含量达到了1.13毫克/千克,品质之优,全国罕见。

    “硒有慈利”是慈利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省委“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着力推进产品创新、推动品牌发展的生动实践。作为传统农业大县,慈利紧紧依托自身优势资源,将品牌建设作为振兴县域经济、产业精准扶贫的引擎,加快提升农业标准化、组织化、现代化,促进农业、旅游、和电商的融合发展,打响一个品牌、升级一方产业、富裕一方百姓,实现农业提质增效,探索县域经济发展的“慈利模式”。

    有序推进品牌建设

    在科学论证与合理规划的前提下,慈利县确定了产业品牌培育的梯队,丑柑、娃娃鱼、大米、红米、红心猕猴桃、红薯粉丝、茶叶、蜂蜜、山茶油、洞溪辣椒为第一梯队,有机蔬菜、清水鱼、黄牛肉、黑猪、葛粉、腊味、麦酱为第二梯队,并明确了梯队的培育重点,确保品牌建设的有序推进。

    杜仲花开更是“硒有慈利”的新资源食品产业的扛鼎之作。自1953年慈利江垭镇成立新中国第一家专业种植杜仲的国有林场,几十年来,白皮杜仲不仅在全国各地散枝开叶,而且在几代慈利人的努力下,从育种到种植及至产业链的开发产生了历史性的飞跃,完成了从药品到食品的基础性工作,产品谱系的研发也得到了极大的完善,为杜仲产业的发展规划出了宏伟的行业蓝图。

    即将举行的这一活动,由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等单位指导,慈利县委、县政府主办,湖南日报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慈利县众创空间管理办公室具体承办,将集中彰显“硒有慈利”的品牌力量、充分展示精准扶贫的产业成果、全面推介富硒产品的市场前景,为广大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产品进入省内外、国内外市场打通一条成功、高效的路径。

    ■记者  杨田风  通讯员 李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时政
   第A3版:要闻·民生
   第A4版:要闻·科教卫
   第A5版:要闻·科教卫
   第A6版:经济·行业
   第A7版:经济·行业
   第A8版:时事纵横
   第E1版:长征九号
   第E2版:长征九号
   第E3版:大茶视界
逾百亿元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全省家具、汽车消费增势强劲
去年长沙信贷增量创历史新高
慈利如何“硒”有?杜仲怎样称“王”?
腐乳搭上互联网快车
“智慧湖南”研讨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