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声音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要闻/声音

第A3版
经济观察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8年02月07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屏蔽父母”,根本无需小题大作

    近日,腾讯发布《朋友圈年度亲情白皮书》显示,52%年轻人的朋友圈屏蔽了父母。记者采访了多位年轻的重庆轨道族得知,他们有的担心父母催婚,有的为了报喜不报忧,有的觉得自己的生活不能被父母理解……对于被子女屏蔽一事,多位父母回答:装着不知道,理解但失落,儿女开心就好……(2月6日《重庆晚报》)

    有关“代际关系”问题,我们平时讨论得不少,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烦恼也有温情,但实际上,这也是所有情感的相似之处,或许在一些人的代际关系处理过程中,会出现明显的痛苦与抵触甚至憎恨,如前几天曝出的一则新闻,讲一名北大留美硕士写万字长文控诉父母的“控制与伤害”,但除却这样的极端案例,大多数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还是处于浓浓爱意之中的。

    父母的爱与其他的爱不同之处在于,他们习惯性无微不至地关注着我们的点点滴滴,永远将我们当成没长大的孩子,时刻想将我们纳入羽翼之下保护起来。而我们却永远怀有一颗去外面世界闯荡的蠢蠢欲动之心,一旦成年放飞,便很容易将父母的关怀视为“幸福的烦恼”,因此很多时候会急不可待地想要减少这种关注和凝望给自己带来的干扰,于是,“朋友圈屏蔽”就成了去除干扰的办法之一。

    实际上,孩子屏蔽父母并非单纯地反感父母的关心与唠叨,很多时候也是出于不想让父母担心的心理,曾经就有为人子女者幽幽地说“出门在外,对年迈的父母从来都是‘不说辛苦只说甜’”。新闻中一些年轻人正是如此,感冒发烧、身体不适的信息对父母屏蔽,工作成绩生活喜事则让父母随时可见。儿行千里母担忧,担忧之余,父母却又没有更多的能力分担孩子的压力与艰辛,不如将这些负面消息隐藏起来,免得给父母心里增添忧虑。

    而对于担心被催婚,或觉得自己的生活不被长辈理解而屏蔽父母的人,也不过是出于对自己空间和适度自由的保护而采取的策略,这其实无伤大雅,并没有上升到影响亲情的程度。大部分的父母,对此也能够理解,认为只要孩子平安开心就好。

    孩子屏蔽父母,体现的是两代人之间的观念、兴趣偏好与生活方式的差异,这些差异导致年轻一代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而索性选择与上一代在网络平台上保持距离。其实这未尝不是一种良策,对于父母,我们一时难以改变他们的观念与认知,若因一些小事产生争执,引发家庭矛盾,闹得大家都不愉快,倒不如事先就有选择性地隐瞒。这种隐瞒无关抵触和憎恶,它充其量不过是年轻人怕麻烦而采取的小伎俩,事实上,它也仍然透着浓浓的爱意,同时更是年轻人的成熟宣言——我已经长大成人,可以不再让父母担心和操心,我有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不可否认,中国家庭中的“代际矛盾”常常让我们困惑于与上一代的关系处理,因此对于“朋友圈屏蔽父母”这一现象,总有声音忧心忡忡地认为这是一种关系危机。但实际上,这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回归到现实生活中,绝大部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仍然是浓得化不开的情感。因此“屏蔽父母”,根本无需小题大作。

    ■本报评论员  张英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声音
   第A3版:经济观察
   第A4版:要闻·民生
   第A5版:要闻·科教卫
   第A6版:市州新闻
   第A7版:经济·消费
   第A8版:时事纵横
   第E1版:陆基中段反导
   第E2版:陆基中段反导
   第E3版:大茶视界
将黑恶势力消灭在萌芽状态
工地搬进车间,不再尘土飞扬
潜逃泰国4年犯罪嫌疑人被押解回国
“屏蔽父母”,根本无需小题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