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要闻/声音

第A3版
专题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8年01月1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特殊教育,工业株洲软实力的新名片
株洲创新特教新模式,钢铁之城的人文情怀广获点赞

    新的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环境优美、设施设备齐全,在省内、国内领先。

    工业重镇株洲正在精心制作一张新名片。

    最新的消息确定,近期,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微课制作经验交流会将在株洲召开。一次全国性会议选址中部非省会城市,其背后原因引发了广泛关注。

    知情人士分析说,这是因为全国特殊教育微课联盟由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发起成立。其实,这只是其一。更大的背景是,株洲对民生事业的精耕细作,尤其是在特殊教育领域的探索获得了极大成功,普特融通、医教结合、融合保教的“株洲特教模式”已成业内典范。

    在中国的特教版图上,“北有佳木斯,南有株洲市”的盛名早已传开。

    ■记者 李永亮 通讯员 吴睿璠

      办好特教,一个工业城市的人文情怀

    一个铮铮铁骨的硬汉,其令人动容的不一定是强悍作为,而是在柔情处动心,在弱小处动情。

    城市亦是如此。对于一个曾诞生共和国工业史上223个全国第一的城市,株洲无须再用工业、经济指标来证明自己。株洲人深刻地意识到,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对特殊人群的帮助,才是这个城市文明修养的真实反映。

    党的十九大提出,办好特殊教育。早在多年前,株洲市委、市政府就前瞻决策,高度重视保障特殊群体的生活、教育等权利,将其作为城市软实力的重要工作开展。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日渐成长,成为了一所集聋儿学前康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启智教育以及特殊教育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

    几年前,一次关于该校去留的抉择考验了这个钢铁城市的情怀。

    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始建于1985年,原址位于株洲田心老贯冲,仅23亩,2栋教学楼,只能容纳100余名学生。至2012年,日渐增加的学生与逼仄的办学条件发生强烈冲突。彼时,长株潭城际铁路开建,线路将穿校而过。一时间,该校将就地拆分的传言四起。

    “这关系到市委、市政府回应百姓关切、落实以人为本的庄严承诺。”市委书记毛腾飞对此高度重视,三次就此调研、召开专题会议,最终决定高标准异地搬迁建新校。“关爱特殊人群是真正的德政工程,良心事业。”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朱灿回忆,毛腾飞书记多次提及这句话,令人动容。

    新校区的建设被列为了株洲市重点工程和“民生100”工程。2015年,项目最终选址株洲芦淞区南环线旁,占地60亩,投资1.56亿元,总建筑面积19618.9。2016年4月7日,项目破土动工,仅1年时间,基本建设完工。2017年9月3日,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正式开学投入使用。

    新的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环境优美、设施设备齐全,在省内、国内领先。整个校区全部采用无障碍设计,所有教学用房和生活用房全部根据残疾孩子的身心特点进行设计和装修。

    “2017年秋季开学,新招残疾孩子51名。”朱灿介绍,新校建成后新增学位150个,极大满足了株洲市残疾适龄儿童入学的问题,提升了该市特殊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特教学校的新建只是株洲关爱特殊人群的一个缩影。目前,按照最新的决议,株洲市将利用在特教学校周边,儿童社会福利院、救助站、爱心服务平台这四个项目整体规划,高标准打造“株洲戴碧蓉爱心大院”,将其打造成为全省爱心慈善事业样板区、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爱残助残示范基地,形成全省乃至全国文明的特殊人群公共服务链。

    1968年,年仅11岁的戴碧蓉以自己的英雄壮举,打开了人们了解株洲的另一个窗口。历经半百岁月,富强起来的株洲人用“戴碧蓉”冠名爱心大院,以此滋养这个城市的“精神长相”。

      蝶变天使,一所特教学校的矢志追求

    “人生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电影《阿甘正传》中的这句经典台词至今激励着人们。阿甘,一位智商只有75的美国智障青年,听从了良师益友珍妮“跑”的教诲,最终跑进大学,成了橄榄球巨星,受到肯尼迪总统的接见。

    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门处,一块巨石上刻着两个大字:蝶变。该校100余名教职工认为,每一名残疾儿童都是折翼的天使,只要插上翅膀就可蝶变成中国的阿甘。

    事实确实如此,在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册里,有着这样一群“阿甘”:

    凌某瑞因药物致聋,4岁进入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学习,经过两年的系统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于2017年1月成功康复,目前就读于醴陵市实验中学小学一年级1078班。该生曾获湖南省康复技能大赛二等奖;

    刘某荣,2014年2月进入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进行言语康复训练,2016年1月毕业,进入株洲天台小学一年级上学,上学期语文数学成绩均达到95分以上;

    甘某维,双耳极重度听力损失,2009年入校就读,2011年参加湖南省康复明星大赛获得个人赛省一等奖,2012年转入株洲立人小学随班就读,目前读六年级,成绩优秀,备考建宁中学;

    发展至今,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有24个教学班234名学生,学生涵盖了听力残疾和智力残疾两类残疾儿童少年,同时接纳自闭症、脑瘫以及多重残疾儿童少年入学。

    教育结构与教育类别的日趋完善,推动了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的社会效益。目前,该校形成了“以教育科研为龙头,文化教育为基础,职业教育为重点”的办学模式。先后有100余名聋生分别考入长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天津理工学院、中州大学以及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学府,高考升学率100%;体育先后30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体育竞赛,获金牌105枚,银牌131枚、铜牌170枚;文艺节目在国家、省、市文艺调演中荣获一等奖8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5个;美术作品参加全国、省、市比赛,获一等奖113个、二等奖108个、三等奖188个。

    荣誉纷至沓来。该校先后荣获“教育部哲学社会学科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实验学校”、“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中国特教在职教师培训基地学校”、“全国残疾人体育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融合教育,一个特殊群体的贴心温暖

    以火车头精神为城市精神的株洲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努力不止于此。

    一个多月前,株洲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合作基地正式启用。该基地由株洲市中心医院和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联合打造,配备了27人的医学专业团队,可让在校的残障儿童边学习,边接受专业的康复训练。“可以实现特殊儿童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让他们回归家庭、融入社会。”朱灿介绍。

    吴某熙存在语言障碍,说话含糊不清,经过医生的治疗,短短一个多月,已能说简单的词句。“按照这个态势,前景十分乐观。”吴的母亲袁金花感激道。

    这其实是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探索“1+X+Y”特教项目的成果。

    “1+X+Y”特教项目,即集体教学+个别化教育+家庭教育项目。该项目是特殊教育随班就读模式的延展、拓深。

    受制于多种因素,大部分残疾儿童少年并不能进入特教学校就学。随班就读因此而生,其指特殊儿童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能满足他们特殊需要的教育形式,多地均有实践。近年来,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特殊教育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让所有残疾儿童都能享受优质特殊教育资源,成为业内关注焦点。

    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经过调查论证认为,“医教结合、综合康复”是最佳理念、采用“1+X+Y”是最佳途径。

    基于此,株洲市将特殊教育纳入了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规划,围绕《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以“1+X+Y”项目深入推进随班就读工作。经过探索,“1+X+Y”项目最终形成了以特殊教育学校为主体、随班就读为主干、送教上门为辅助,点面结合的融合教育工作机制。

    为了确保区域范围内的特殊儿童都得到专业的服务,株洲市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

    ——明确随班就读生均公用经费6000元以上,同时设立专项经费。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把随班就读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

    ——市教育局和特殊教育指导中心联合编制《随班就读学生审批办事指南》和《随班就读学生审批业务手册》,实行“双学籍”管理,落实“一人一案”。出台《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点资源建设配备要求》和《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点资源教室评估细则》。在全市各中小学校确定了14个标准化的资源教室。

    ——教师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身心状况、学习能力和兴趣特点,实施个别化教育,让就读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定期派出专业教师进行巡回指导。三年来,进行随班就读点校指导10000余人次,开展城区随班就读试点校现场展示交流活动60余次,开展五县区随班就读视导30余次。

    经统计,株洲市现有义务教育阶段三类残疾儿童少年1952人,其中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451人,随班就读1153人,送教上门348人,株洲基本形成特殊孩子全接纳、零拒绝地享受适切而有质量的教育。

    目前,融合教育形成的株洲特教模式吸引了省内外专家的学习考察,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先后应邀赴长沙、桃江等地进行专题讲座。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声音
   第A3版:专题
   第A4版:要闻·时政
   第A5版:要闻·民生
   第A6版:要闻·民生
   第A7版:要闻·科教卫
   第A8版:要闻·科教卫
   第A9版:市州新闻
   第A10版:经济·行业
   第A11版:经济·消费
   第A12版:经济·消费
   第A13版:经济·操盘
   第A14版:中国纵横
   第A15版:寰球风云
   第A16版:文体看台
   第E1版:天宫“回归”
   第E2版:天宫“回归”
   第E3版:大茶视界
特殊教育,工业株洲软实力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