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爱好收藏的王先生特地从老家湘潭赶来长沙,兴致冲冲地准备在各大古玩城“淘宝”,然而逛了一圈后却兴致索然,大失所望,“一半的店家关着门,基本没什么可逛,更别说淘到宝贝了。”
1月3日,三湘都市报记者走访韭菜园一带的古玩市场、天心阁古玩城、湖湘文化市场等古玩店聚集地发现,生意惨淡似乎已是不争事实。迅猛扩张后,传统古玩市场陷入行业困境。有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以及网上竞拍平台的冲击,是传统古玩市场持续遇冷的重要原因。■见习记者 陈柯妤
探因
古董行老板打起了牌
碰运气营业,靠老客撑着
1月3日上午,三湘都市报记者来到位于韭菜园的大麓珍宝古玩城,一圈转下来,发现总面积一万多平方米的商城仅一楼店面基本正常营业,而二楼、三楼的古玩区只有不到半数商户开门迎客。其余不是“铁将军把门”,就是已经“人去店空”。由于关门的店铺太多,楼内光线显得昏暗,不少店主因为无人光顾,以打牌、聊天来消磨时间。
“有些店是下午开门,而有些则要到周末才营业。”一位主营收藏书画的A老板透露,古玩城平时生意很少,为节约时间和成本,不少商铺只选择在人多的时间段营业,“一个月没几单是常态,卖古玩很多时候是‘碰运气’。”就在一街之隔的对面,原本30多个铺面的东铭古玩城也仅剩下一家还在营业。
同日下午5:00,在天心阁古玩城,虽然全是一楼铺面,现场同样冷清。尽管已经有不少商户“铁将军把门”,客人的数量还是不及看店的人多。专营和田玉的边老板今年刚刚由之前的地摊搬进一间十余平方米的门店,生意却没有改善多少。“一年租金要好几万元,加上玉石原料的价格越来越贵,成本在增加,客人却没有增加。”他抱怨道。
而位于芙蓉北路的湖湘文化大市场,因为位置偏僻,经营情况“寒酸”似乎早已是常态。据一位在此经营了十多年的老板介绍,近几年经济相对萧条,古玩市场一直没有起色,“如今都是靠一些老主顾长期撑着。”
探因
爆发式发展后陷困境 多家古玩城出局
如今乏人问津的古玩城,6年之前却是众多商家眼里的“香饽饽”,彼时长沙市场就已呈现七家古玩城“七雄争霸”的局面。在2013年左右,长沙古玩城持续爆发至十余家,达到饱和状态,形成了以韭菜园一带以及天心阁古玩城为主体的两大集散地的格局。
然而,“添丁”速度远大于收藏人群增加的速度,僧多粥少的长沙古玩市场开始出现整体疲软之态。经过几年洗牌与沉淀,不少古玩城难以为继,比如长沙古玩城、河西古玩城、高桥古玩城……这些曾高调亮相、名噪一时的古玩集市已经黯然出局。据媒体报道,曾在2016年元旦开业的长沙高桥古玩城,仅仅半年就遭遇夭折:经营不善,陷入破产,不仅欠下巨额物业费,商户们的保证金也无法退还。
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6月30日,全国艺术品拍卖会数量、专场数量以及上拍量、成交量同比2016年春均有不同幅度的下滑,下滑幅度平均为15.42%。业内人士表示,这说明经历四年持续低谷后,艺术市场依然保持在调整态势。
互联网拍卖平台引关注 冲击传统交易渠道
近几年,古玩市场受到的最大冲击,并非来自各个市场间的竞争,而是来自虚拟的网络交易平台。
“目前微信拍卖群就已经有几千个,范围涉及全国,加上各种线上交易平台,可以说坐在家里的沙发上,就能在各大古玩市场跑一圈。”相对于线上热火朝天的古玩交流,湖南省收藏协会会长张一兵认为,线下交易则面临着人工、场地成本的上涨压力,“古玩市场的持续遇冷与互联网+的冲击有很大关系。”
据了解,这些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大多有一套规范的交易流程来确保交易安全:比如,在全国首家微拍平台掌眼掌拍App上,用户入驻需要满足实名认证、企业需要上传营业执照及法人身份证、个人申请需要有租赁合同等条件,才可开设拍场。
此外,更多App上用来减轻买家负担的方法是设立中介,收到货后满意,钱款才打进商家,不满意可以商议退货。嘉德在线就表示退货可在提货后的“7个工作日之内”,区分买家、中介、物流等环节的责任,且要求提供艺术家本人或两位以上相应专业的国家级鉴定专家的书面鉴定意见。
张一兵表示,通过拍卖的在线平台,拍卖会也会得到更大程度的关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拍卖中来,这样的推广度也是线下达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