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声音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要闻/声音

第A3版
深度解读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7年09月27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培育“企业家精神”需要法治保障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从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氛围三个方面提出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同时明确,弘扬企业家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精神;最后强调,加强对企业家优质高效务实服务、加强优秀企业家培育以及党对企业家队伍建设的领导。这是中央首次以专门文件明确企业家精神的地位和价值。(9月26日 新京报)

    经济的繁荣,必定带来整个社会的活力,而经济的繁荣又依赖于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和运转,因此对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而言,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和培育企业家精神是保障经济良性发展的必要手段。在政治经济学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一句广为人知的话,二者的关系相辅相成,经济基础支撑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也必须给予经济发展法治保护和价值导向。

    就经济发展而言,它本身可以形成自发秩序,这种自发秩序会自动调整供需关系,而国家所需要做的,是为这种秩序提供法治、环境、氛围等发展条件。此次国务院印发的《意见》,在这三个方面都给出了明确的态度。从法治方面来说,与市场经济最为匹配的当然就是法治精神,而其精神的核心又是“保护私有财产权”,因此《意见》中的“要求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被誉为企业家的“定心丸”。不管是普通人还是企业家,公民的财产权本身就应该无条件受到法律的保护,2004年3月发布的宪法修正案第二十二条规定,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次国务院再度颁布《意见》强调依法保护企业家的财产权,也是保证在一个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下,让每一个合法积累财富的人免除“私产可能会被侵犯”的恐惧。

    在市场环境方面,近些年来,国家不断重申“管住政府那只伸得过长的手”,这只“伸得过长的手”实际说的就是一些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尤其是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干预。前面已经提到,经济发展本身会形成自发秩序,这种自发秩序就是市场本身最好的调节器,政府部门只需要为这个秩序提供法治保障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即可,而不是动辄“指导”和干扰,更不能任由一些执法部门以各种理由去骚扰和盘剥企业。这两年,根据国内一些企业家集中反映的“税费过高”的意见,我国制定了相关法规和政策予以松绑,从整体上来说,国内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确实在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迈进,这也能为企业发展助力,让企业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发展企业。

    企业家是社会经济建设中的精英,培养企业家精神其实是为了构建更为新型、更具活力、更能体现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而与之相随的,是法治保障在此过程中的进一步完善。相信随着“企业家精神”这一价值的提出,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更加专注于商业品质、努力追求创新,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而这,正是我们所乐于见到的“企业家精神”。

    ■本报评论员  张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声音
   第A3版:深度解读
   第A4版:要闻·时政
   第A5版:要闻·时政
   第A6版:要闻·民生
   第A7版:要闻·民生
   第A8版:要闻·科教卫
   第A9版:市州新闻
   第A10版:市州新闻
   第A11版:经济·消费
   第A12版:经济·消费
   第A13版:经济·行业
   第A14版:中国纵横
   第A15版:寰球风云
   第A16版:文体看台
   第E1版:聚焦“铁娘子”
   第E2版:聚焦“铁娘子”
   第E3版:大茶视界
以“河长制”切入,建设大美洞庭湖
培育“企业家精神”需要法治保障
“泛珠”工商部门签署协议
共推广告产业健康发展
我省参加第十三届全运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