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文体看台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要闻·声音

第A3版
要闻·时政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7年09月19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胡子张纪中
长沙讲侠文化

    本报9月18日讯  17日正在筹拍《飞狐外传》的张纪中做客长沙李自健美术馆,为观众上了一堂“中国侠文化”课。

    一身麻布长衫,标志性的大胡子让张纪中看起来富有文艺气质。他曾经担任刘亦菲版《神雕侠侣》、李亚鹏版《射雕英雄传》、林志颖版《天龙八部》等多部武侠题材电视剧的制片人,其中亦有不少经典之作。在讲座中,张纪中结合自己数十年对武侠的钻研,从文化的角度,阐述了“侠”这一形象在中国的起源、流传,以及千百年来对国人的影响。

    唤醒心中的侠气

    张纪中眼中的“侠”是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的童话,属于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与气质,这种精神文化的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战国,甚至更早。就像绣像中戴着宝剑的孔子,虽不懂武术,但是心中充满着正义与豪情,而仗剑走天涯的李白,更是侠文化的体现。在当今社会,侠义之剑更应当被我们佩戴于心中,坚守正义、信义、情义、道义,重燃起我们的侠气。

    张纪中说,这十几年,他专注于将侠客的故事从书中搬上荧屏,目的就是为了唤醒人们的“侠气”。

    人物价值在于气质

    现场观众提问张纪中:如何面对当下的观众“唯经典独尊”的态度,以及对当代作品“水平不如当年”的质疑?张纪中回答,经典像一座山,想推倒它是非常难的,但是你可以在它附近另立一座。他在拍摄金庸先生的作品时不会先去参考其他的版本,他希望能在作品中表达他自己的想法,用他自己的理解去发掘人物身上的气质与精神,例如在《天龙八部》中,他认为该被着重表现的是乔峰身上的民族大义,所以从精神的表现上来讲,他不认为他的作品比TVB版本的差。

    ■记者 吴岱霞 实习生 刘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声音
   第A3版:要闻·时政
   第A4版:要闻·时政
   第A5版:特别报道
   第A6版:特别报道
   第A7版:要闻·民生
   第A8版:要闻·民生
   第A9版:要闻·民生
   第A10版:市州新闻
   第A11版:经济·热点
   第A12版:经济·行业
   第A13版:经济·操盘
   第A14版:中国纵横
   第A15版:寰球风云
   第A16版:文体看台
   第E1版:聚焦中俄军演
   第E2版:聚焦中俄军演
   第E3版:大茶视界
专家带你鉴赏
南方青铜器
大胡子张纪中
长沙讲侠文化
徒步长株潭12000个名额今起开抢
《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
长沙看片
24支草根足球队
长沙约战
三千人欢度
柳叶湖国际帐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