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声音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要闻·声音

第A3版
要闻·时政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7年09月19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永远为了人民,永远求索奋斗

    90年前的9月,湘赣边界一声霹雳响彻了风雨如磐的天空,毛泽东领导工农武装发动了“秋收起义”。从此,中国共产党人走上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相关报道见今日A04版)

    秋收起义是一座历史的丰碑,也是一座思想和精神的宝库,给今人以多方面的启迪。其中最根本的有两条:为了人民而高举义旗,为了胜利而艰苦求索。  

    历史的进程,有偶然更有必然。在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漫漫长夜里,身处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从未停止与命运的抗争,积郁了奔突的地火。大革命失败后党领导的包括秋收起义在内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就是当时中国社会阶级矛盾的集中爆发,是劳苦大众盼望翻身做主人的殊死一搏。“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起义真正竖起了为了人民大众而奋斗的义旗,造就了“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的轰轰烈烈的局面。

    土地问题、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正是与中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与人民大众休戚与共,中国共产党才被历史选择成为革命的领导者,其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才得到全民族最广泛的支持拥护。从此,中国革命虽百转千回,却红旗不倒,星火燎原,最终取得完全胜利。

    90年天翻地覆,90年沧海桑田。今天,我们正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梦想的入口处,但是,历史规律恒在,社会发展逻辑未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的目标,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的新期盼,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让人民生活得更美好。

    “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从文家市到井冈山,秋收起义已经是一部伟大的经典、一段伟大的传奇。作为这部经典和传奇最主要的创造者,毛泽东那坚定的理想信念、乐观的革命精神、高超的领导艺术、独立不倚的探索精神、实事求是的哲学智慧,已经永载史册,永驻人心。

    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长征路,一如当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同样充满艰难险阻,同样没有现成的模式,需要大无畏的探索和实践。永远保持老一辈共产党人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永远发扬当年那样一种求索奋斗的精神,我们就不惧任何艰难险阻,就一定能取得新的胜利。

    今天的湖南共产党人和湖南人民,尤其要传承和弘扬秋收起义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积极投身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的火热实践,加快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湖南日报评论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声音
   第A3版:要闻·时政
   第A4版:要闻·时政
   第A5版:特别报道
   第A6版:特别报道
   第A7版:要闻·民生
   第A8版:要闻·民生
   第A9版:要闻·民生
   第A10版:市州新闻
   第A11版:经济·热点
   第A12版:经济·行业
   第A13版:经济·操盘
   第A14版:中国纵横
   第A15版:寰球风云
   第A16版:文体看台
   第E1版:聚焦中俄军演
   第E2版:聚焦中俄军演
   第E3版:大茶视界
党的十九大将对党章进行适当修改
永远为了人民,永远求索奋斗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