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声音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要闻/声音

第A3版
经济观察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7年09月14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的“忧乐精神”,新的前行力量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的这句名言对后世影响至深至远,它阐述了国人自古至今最为崇尚的忧乐精神。在这名篇名言的发源地——岳阳,就有这么一位具有忧乐精神的共产党员,他在过去的18年里,只专注做一件事:扶贫。他就是平江县扶贫办主任,人称“拼命三郎”的叶剑芝。(详见本报今日A08版)

    中国的封建士大夫普遍都怀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向和担当,这是中国出仕为官者的基本抱负,正是因为将天下之事视为一种责任,才会有“先忧后乐”这种精神的延续。历史绵延近千年,精神传承如薪火不灭。如果说北宋时期的范仲淹因对当时的朝政弊病痛心疾首,从而上奏“十事疏”,拉开“忧乐精神”的序幕,那么如今新时代的共产党干部将扶贫作为毕生的事业追求,则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姿态赋予了“忧乐精神”新的内涵。

    “扶贫”是我们在新时期的重点工作内容,因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历史欠账,导致扶贫工作任务重难度大,这也相应地对扶贫干部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在经济落后的乡镇村,扶贫需要从最基本的水、电、路做起,除了想方设法在资金方面加大投入,更多的时候需要干部们身体力行、爬山涉水,每家每户摸底,再制定扶贫计划,安排工作。“扶贫”二字看起来一腔热血、满怀豪情,担当落实到具体事务时往往能让七尺大汉累得昏天暗地。事无巨细,缠于一身,家庭、健康、娱乐,绝大部分时候都得为“扶贫”让行。每一个全心全意为扶贫工作奉献的官员都有对家人的歉意,叶剑芝也是,当他的妻子生病手术时,他连去医院签字的时间都没有,只能委托妻姐代签。

    做实事的人往往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叶剑芝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再也不能让乡亲们过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这话极其朴实,却最能反映出“忧乐精神”的核心——为官者理当具备政治关怀,而这种政治关怀的实质就是“与民同忧乐”。之所以范仲淹的名句被人传唱之余也更令人敬仰,就是因为它体现的是“以民为本、以国为重”的价值观。在新时期的政府服务和共产党干部的工作中,更应该据此形成“让黎民百姓皆可安身立命”的责任感,让忧患意识更为深刻,让爱国情怀更为高远。

    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政治改革,我们都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每一个共产党人,都需要保持和弘扬“忧乐精神”,除了具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泊态度,更要有顾全大局、重视整体和长远利益的胸怀与格局。不管是在扶贫工作还是其他工作中,都应该忧民、利民、爱民,唯有如此,才会有真正的“为民”思想和服务意识,也才能真正明白“忧乐精神”的内涵。

    “寸怀如春风,思与天下芳。”从封建士大夫到新时代干部,这种光明磊落和安邦利民的“忧乐精神”不能中断,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更是共产党人身先士卒创造和谐社会所依持的巨大精神力量。

    ■本报评论员  张英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声音
   第A3版:经济观察
   第A4版:要闻·时政/民生
   第A5版:要闻·民生
   第A6版:要闻·民生
   第A7版:要闻·科教卫
   第A8版:市州新闻
   第A9版:市州新闻
   第A10版:经济与法
   第A11版:经济·行业
   第A12版:经济·热点
   第A13版:经济·消费
   第A14版:中国纵横
   第A15版:寰球风云
   第A16版:文体看台
   第E1版:探秘火星村
   第E2版:探秘火星村
   第E3版:大茶视界
新的“忧乐精神”,新的前行力量
长沙市经侦支队
支队长胡志国被查
推进教育扶贫 助力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