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文体看台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E1版
头版

第E2版
最头条

第E3版
大茶视界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7年08月22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粹京剧“九月演出季”有你好看
为排戏有的演员掉了十斤肉

    京剧《通天犀》正在排练中。

    京剧《探谷》演员在炎热的夏天穿上厚重的戏服排练。 黄诗 摄 

    湖南的京剧戏迷有福了! 三湘都市报记者从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了解到,在9月的每个周末都有好戏上演。 8月21日一大早,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排练厅里就响起了鼓点声,这是为迎接雅韵三湘“九月演出季”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的演职员工们在加紧排练,他们正在用汗水为振兴湖南京剧做着自己的贡献。

    ■记者 吴岱霞

    9月的每个周末有好戏

    9月的每个周末(周五至周六)将在湘京苑、花鼓大舞台都有演出。在节目单上记者看到有传统经典剧目:《四郎探母》 《别窑》《散花》《十八罗汉收大鹏》《 白水滩 》《空城计》《战马超》《九江口》等十多台戏。

    据介绍,为了让节目做到老少皆宜,在剧目选择上除了经典文戏之外,还选择了许多武戏,这也是九月演出季的一大看点。

    工作人员介绍,这次上演的都是经典的传统武戏,比如:《探谷》、《通天犀》、《十八罗汉收大鹏》、《白水滩》、《空城计》等。工作人员介绍:“上这样的剧目也表明了我们的诚意,一个剧团上武戏是需要实力的,对演员的身体素质要求非常高,这对演员的功力、体力都是巨大的挑战。比如《十八罗汉收大鹏》,因为整场戏主演要一个人大战18个演员,18个人轮番上阵,一场打戏下来,二三十分钟没有时间停下来。在《通天犀》中还有站在椅子上的高难度动作。”

    为排戏有的演员

    掉了十斤肉

    记者从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的采访中感受到,演员们用汗水为振兴湖南京剧做着自己的贡献。中心副主任葛倩倩介绍,为了迎战“九月演出季”,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的演职员工们从7月就开始了排练。在长沙最热的季节里有的演员掉了十斤肉。

    《探谷》和《通天犀》都是武戏,武打身段精彩好看,对演员的身体素质和基本功要求也极高。闷热的天气里,演员们披蟒扎靠,穿上厚重的戏服,戴上沉甸甸的盔头,用唱腔和身段诠释传统戏曲的写意美学。演职员工每日里勤加苦练不曾懈怠,自不必说。令人特别感动的是在整个排练和响排的过程中,两位七十多岁的老师王子江、王顺利同样也是不辞辛劳,每天过来“监督”坐镇,悉心指导,确保整个排演过程的准确、规范。 每次排练完之后,老师们都会耐心地为演员们讲解、提点。

    “排新戏”是件大事

    在8月中旬举行的“振兴京剧”座谈会上,湖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禹新荣指出,京剧要发展、要振兴、要辉煌必须要从现在开始。对此他提出了“六有六不能有”的要求,即:有历史不能有断代,有机遇不能有遗憾,有派别不能有派系,有作品不能有次品,有传承不能有保守,有理想不能有空想。

    据了解,为“振兴京剧”,在排练经典传统剧目的同时,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在新创剧目的打造,创编精品剧目的工作也没有放松。

    葛倩倩告诉记者,“排新戏”是件大事,通过剧本遴选会中心新创剧目已基本确定。将用这个剧目去申请国家艺术基金,剧本是新编历史剧,叫《如梅在雪》,故事发生在明末清初,讲述的是民族团结的主题。目前与编剧签定合同,在二十天之内要确定主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E1版:头版
   第E2版:最头条
   第E3版:大茶视界
   第E4版:新健康
   第E5版:星关注
   第E6版:体育观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声音
   第A3版:深度解读
   第A4版:要闻·民生
   第A5版:要闻·民生
   第A6版:要闻·科教卫
   第A7版:要闻·科教卫
   第A8版:经济·消费
   第A9版:经济·行业
   第A10版:经济·行业
   第A11版:经济·行业
   第A12版:经济·金融
   第A13版:经济·操盘
   第A14版:时事纵横
   第A15版:寰球风云
   第A16版:文体看台
湖南夺全国
大众跆拳道赛
团体总冠军
国粹京剧“九月演出季”有你好看
“它是一部悬疑惊悚片”
李晨化身“作战专家”
9月中国老年合唱节
株洲开唱
黄龙洞唱响屋顶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