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E5版:财视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E1版
头版

第E2版
最头条

第E3版
大茶视界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7年07月2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非法进口洋垃圾形成利益链 网购外贸衣服小心“剪标”货

    关注三湘都市报微信看E报。

    7月18日,我国正式通知WTO,将在今年底前紧急禁止4类24种固体废物入境,其中包括生活来源废塑料、钒渣、未经分拣的废纸和废纺织原料等高污染固体废物,这些进口固废通常被人们称为“洋垃圾”。这些“洋垃圾”常掺杂有高污染垃圾与危险性废物,我国调整垃圾进口法规是为了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

    在7月20日环保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环保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郭敬就表示,“一些国家通过多种方式将固体废物转移到其他国家,有的甚至是非法出口。”他指出,国内国外都有一些不法商人为了自己的利益非法进口、夹带走私洋垃圾。那么,非法进口洋垃圾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利益链呢?

    【关注】

    非法进口洋垃圾

    已形成利益链

    记者了解到,早在三十多年前,日本等周边国家就开始出现了一些专门向中国出口垃圾的专业公司,它们收集到垃圾后经过简单分类组织向中国出口。这些国外的垃圾供货公司中,既有外国人开的,也有在中国专门接收洋垃圾的人跑到国外注册的,自己形成上下游产业链。

    其实这些国外出口垃圾的公司从收购垃圾到整个出口过程中物流都是要自己出钱的,所以它们从垃圾本身赚不到钱,收入都来自国外政府支付的垃圾处置补贴。据了解,发达国家对于垃圾处理的费用很高,大概在每吨400美元至1000美元,而运到中国,即便加上运费每吨的成本只有10美元至40美元。

    这些洋垃圾进入中国后,国内的接收方通常以极低的价格买进来。不过根据每次垃圾的种类不同以及分类的精细程度有价格区别。通常以废旧衣服为主的洋垃圾为每吨几百元人民币的价格。然后这些洋垃圾会通过多次挑拣分类,层层转卖出去,往往越到分拣精细的后端价格越高,最后就形成了纸张、金属、塑料、服装、电器等精细分类的垃圾,再运送到不同的地方进行进一步不同方式处理,比如,纸张、塑料、金属类的会作为原材料投入循环生产;电器会在拆下有效零部件后进行进一步拆解,比如,分离出玻璃、塑料、橡胶、金属等,有时还可以提炼出贵金属,但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这些洋垃圾流入中国,大致经过入境、转运、加工、销售等几个环节,有着明确的分工,形成了产业链,通常按照不同环节对不同种类垃圾有着明确的界限,由不同组织分别经营并且之间形成单线联系。最终各方都在这个产业链的不同环节获利。

    【现状】 

    为牟暴利

    手法不断翻新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对垃圾都唯恐避之不及。然而在一些人眼中,垃圾却成了宝贝,千方百计要进口到中国。一方面,是这些洋垃圾确实能够成为一些行业的生产原材料实现价值,但另一方面则是很多人对一些洋垃圾翻新再次出售牟取暴利。据海关人员介绍,“违规洋垃圾”大致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超越我国规定进口范围把禁止进口的洋垃圾种类入境中国,另一种则是没有许可证的企业通过租买许可证进口洋垃圾。

    据了解,我国海关从2013年开始专门针对“洋垃圾”走私启动了的“绿篱”专项行动,对洋垃圾走私起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作用。但由于其中的利润丰厚,“洋垃圾”走私手法也不断翻新,走私分子与海关缉私人员玩起了捉迷藏。

    为了规范进口洋垃圾的管理,我国对固体废弃物的进口和处理采取许可证制度,也就形成了“指标”。虽然我国明确禁止转让固体废物进口相关许可证,但事实上,由于许可证是紧缺资源,一些具有固体废物进口资质的公司开始有偿转让许可证。据海关人士介绍,所谓转让许可证其实就是虽然自己消纳不了那么多洋垃圾,但依然顶着许可证的“上限”进口,将洋垃圾入境后再转给没有许可证的企业或个人,从而让这些无证者也得到了洋垃圾。这种租借许可证已经成为当前最主要的犯罪手法。

    【揭秘】 

    旧服装利润

    至少有10倍

    以旧服装为例,通常国内接货人以一二百元一吨购进以旧服装为主的洋垃圾,然后经过层层分拣,最终能按1元钱1斤的价格销售出去,除去人工成本,转一次手价格就翻了几番。而以1元钱1斤买去旧服装的买家则会再根据新旧程度进行分拣,对于比较新的衣服会采取翻新手法通过一些不正规渠道进行二次销售,往往都是当作新衣服卖。而拣出来的一些没法当新衣服卖的则直接当作二手服装销售,可以按几元钱一件或者论斤称的方式再销售出去,最终销往偏远农村、工地等。另外,电商如今也成为这些服装类洋垃圾的重要流通渠道。

    有曾经采访过专门翻新旧服装的洋垃圾村的媒体推算,即便最后有一半旧服装无法二次销售,彻底变为垃圾抛弃,通常也能达到10倍左右的利润,即每吨洋垃圾能带来数千元人民币的利润。

    【提醒】 

    小心网店“剪标”外贸衣服

    据海关人士介绍,根据以往查获的案例,很多国外旧服装往往都是通过伪报品名、伪装货物、伪造单证等手段走私入境的。这些进口到中国的旧服装,会经过人工翻拣,对于一些普通服装经过简单的修补、清洗和熨烫,然后就以“外贸尾单”或“出口转内销”的名义重新销售,而对于一些名牌旧服装,甚至还会送到干洗店清洁翻新,然后专门配上假冒的标牌进行销售,有时还价格不菲。据了解,电商领域近年来已经成为这些旧服装消纳的新渠道,尤其是一些来自日韩的旧服装由于款式新颖,在网上销售还颇受年轻人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的青睐。去年下半年,深圳边防就曾截获过一批549吨重的洋垃圾服装,其数量之大也足见国内市场需求的旺盛。

    对此有业内人士提醒一些习惯在网上私人店铺淘服装的消费者,如果店铺中的服装款式大多以单件形式出现,而且款式跨度很大,那么就要提高警惕。即便同款衣服不止一件如果只有两三件,那么也应该仔细甄别来源,因为在很多地方的旧服装回收销售已经形成产业链,甚至会对服装进行分类整理向下游出货。此外,由于服装在穿用和洗涤过程中,往往商标部分是最容易磨损的,因此对于一些商标明显显旧、卷曲、发黄的服装也要尤其注意。一些网店还会销售一些商标被剪掉的外贸衣服,这种“剪标”的原因往往不是像商家所说的为了规避“打假”,而很可能就是来自国外的旧服装。

    ■来源于北京青年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E1版:头版
   第E2版:最头条
   第E3版:大茶视界
   第E4版:消费经
   第E5版:财视野
   第E6版:深水娱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声音
   第A3版:经济观察
   第A4版:深度解读
   第A5版:迎战高温
   第A6版:广告
   第A7版:要闻·民生
   第A8版:要闻·民生
   第A9版:广告
   第A10版:要闻·科教卫
   第A11版:市州新闻
   第A12版:消费调查
   第A13版:经济·行业
   第A14版:经济·行业
   第A15版:时事纵横
   第A16版:文体看台
非法进口洋垃圾形成利益链 网购外贸衣服小心“剪标”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