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2017湖南防汛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E1版
头版

第E2版
最头条

第E3版
新热点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7年07月0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夜抗洪妻子临盆,10岁女儿陪母生产
短暂陪护后他再上前线,约定退洪回家

    7月5日,熊鑫源在医院陪着母亲和妹妹(上图),熊和平在苏寥垸巡堤(下图)。一家人分处两地,却都在盼望着洪水早日退去。

    记者 唐俊 实习生 陈勃鑫

    “爸爸,妈妈马上要生了,现在在找医院。”7月5日凌晨2点,接到10岁女儿打来的电话,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常务副镇长熊和平心头一惊。

    自湘江苏寥垸水位超出警戒线以来,熊和平每天都在防汛抗旱指挥部忙碌,已经十几天没有回家了。

    匆匆赶去医院,还没来得及鼓励妻子,一个小生命就诞生了。让他感动的是,缺席时刻,10岁的女儿成了小帮手,帮着办手续、缴费,妻子也挺了过来,母子平安。

    与家人相聚7个小时后,5日10点多,熊和平又奔赴抗洪抢险一线。

    深夜临盆:

    10岁女儿陪妈妈找医院

    “鑫源,快起来,妈妈快要生了。”7月5日凌晨1点左右,听到母亲程艳的叫唤,熟睡中的熊鑫源立马惊醒了过来。

    父亲因为工作没有回家,家中没有其他大人,母亲痛得有气无力,这让年仅10岁的熊鑫源有点紧张。

    程艳的预产期是7月26日,“没料到会提前这么久,只能打电话向附近的表姐求助。”

    在程艳的指导下,熊鑫源提着衣服、钱包、手机等物品,扶着母亲下楼。他们一家住在望城黄金镇,房子没电梯,位于二楼,这短短二十几级楼梯,在这个深夜里变得异常漫长。

    “坐上小车后,表姐和表姐夫带着我们到处找医院,但因为没有提前做准备,望城的几家医院都没有床位。”阵痛和无措让程艳更加焦急。

    随后,熊鑫源在车上拨通了父亲的电话向其求助。几经辗转,通过熟人介绍,他们驱车来到了望城人民医院望城坡分院。办手续、交钱、安慰母亲……小小的熊鑫源跟着姑姑在医院跑上跑下,“当时钱没带够,我很着急,还好姑姑帮忙贴上了。”

    赶赴医院:

    他一把抱住忙碌的孩子

    7月5日凌晨2点左右,茶亭镇政府,此时依然灯火通明,晚上巡堤回来的熊和平正在办公室写材料。

    虽然已经连续晴朗了几天,但茶亭镇苏寥垸的形势依然危急,水位还是在超过37米的高位,4日更是发生了多起小范围崩堤险情,万幸得到了及时处理。

    “接到女儿的电话,我有点懵,也特别着急。”熊和平分管农业、防汛抗旱,湖南遭遇持续大暴雨后,汛情紧急,6月23日开始,他每天都在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抗洪抢险,一直没有回过家,无暇照顾即将临盆的妻子。

    接到电话后,熊和平匆匆请了假开车赶赴医院,“医院说要剖腹产,得签责任状才能做手术,我一担忧,结果走错了路,耽误了一些时间。”

    赶到医院时,已经是凌晨3点半,妻子已经在做检查,看到在缴费、办手续忙得不可开交的熊鑫源,熊和平一把就抱住了女儿。

    还没来得及去鼓励一下妻子,不到20分钟,熊和平的小女儿就降生了,孩子重6斤,还是顺产。

    短暂陪护:

    7小时后告别家人奔前线

    “汛情紧急,这十几天来,他压力很大,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如果不是联系不上医院,我真的不会让疲惫的他开车过来,毕竟不安全。”7月5日下午,病床上的程艳说起丈夫熊和平,一脸关心,“他去抗洪抢险我挺担心的,每天都会给他打电话。”

    “爸爸太累了,妹妹出生后,他一个人坐在医院的椅子上,竟然睡着了。”熊鑫源偷偷地告诉记者。

    亲吻了刚出生的小公主,匆匆陪了家人7个小时后,熊和平于当天早上10点半离开了医院,回到距离医院约40公里的苏寥垸继续指挥抗洪抢险。

    “他跟我约定,苏寥垸的水位现在还有37米,等降到36米的安全水位以下时,他就回来好好陪陪我们。”程艳说。

    “这几天天气不错,照这个形势下去,用不了几天水位就能平稳回落了。”7月5日下午,站在苏寥垸向记者介绍灾情时,他满眼血丝,嗓子因说话过度而严重嘶哑。

    当天,熊和平发了一条朋友圈,配了几张在医院拍下的女儿熊鑫源奔波的照片,“水位在降,老婆在生!10岁的女儿又打电话又跑手续,带少了钱,她差点在电话里泪崩……”

    这条朋友圈也引发了很多人的点赞,有人是这么回复的,“听多了舍小家为大家的事迹,可看到同事的这条动态,仍然有很多感触。希望水位快退,群众们能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熊大师也能尽快见到新生的宝贝。”

    ■记者 潘显璇 实习生 邹雨

    人物连线

    哪里有险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守了5天5夜,堤委会主任昏倒大堤

    本报7月5日讯  连续五天五夜守在堤上,每天只能眯上一两个小时。昨天中午,长沙市望城区苏蓼垸堤委会主任姚建刚因劳累过度,心力衰竭昏死过去。而今天,他刚刚脱离危险,又想要回到大堤,被医生劝阻。

    苏蓼垸位于望城区茶亭镇,这里有15公里湘江堤岸,垸内有一万多居民。几百年来,堤防不断加固加高,因与湘江河床一体,基础材质不一,即使不发洪水也常有渗水,需要常年排涝。最近几天,由于湘江超警戒水位近4米的水压,使大堤负荷严重超标,险情不断。守在堤上的人遇到险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姚建刚。

    姚建刚是本地人,自2004年开始担任苏蓼垸堤委会主任。“可以说他与这段大堤打了半个世纪交道,哪里可能出现险情,险情如何处置,问他准没错。”茶亭镇党委书记郑波说。

    姚建刚既是整个防汛大堤处险的技术骨干,又是所有防汛设备、器材、物资的调配员,虽然防汛指挥部安排了轮班,但湘江沿线的所有村干部、党小组长只认他,一旦发现险情,需要技术指导、设备,都会第一时间给他电话,而他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在险情现场。常跟他一起的同事说,这15公里大堤,他每天要走上三四趟。为了让别人能马上找到他,姚建刚就算在睡觉,也都会把手机铃声调最大放在耳朵边。

    每天高负荷运作,睡眠不到两小时,7月4日中午,正在大堤上的姚建刚突然晕了过去,被送往湘雅三医院,病历本记载“因高血压,心力衰竭,喉头水肿入院”,经过5个小时抢救才脱险。■记者 虢灿 通讯员 彭阳

    实习生 孙玲芝 邹婷

    记者手记

    “不怕死的跟我来”

    一下子冲上去二十人

    茶亭,乌山,铜官,团山湖垸,李家湖垸,苏蓼垸,南中垸……作为土生土长的望城娃,过去几天里,我在望城的活动范围,超过了过去二十多年。

    这几天,我见了很多朴实的人,他们的故事可能难以成为一篇稿子,但我还是想记录下来,这是我们普通的望城人在灾难中的守望相助。

    17岁的小姑娘余筱宸带着12岁的弟弟住在安置点东城中学,她的父母都在守堤,刚填完高考志愿的她觉得自己不能闲着,主动找安置点负责人要求分配任务,帮忙登记灾民,于是在这里就能看到17岁的小姑娘一脸严肃每晚一间间房查人,确认人员安全。

    望城区机关事务局后勤中心的服务员熊柳,丈夫在守堤,她带着9岁的儿子睿睿来上班,孩子困了就睡在凳子拼成的“床”上。睿睿看到大人忙活,每天主动帮忙,摆饭盒,套袋子,还想主动去前线送饭。他像小大人一样说,我也要为人民服务,像我爸妈一样。

    苏蓼垸出现险情时,大堤上黑压压站满了人,需要人去子堤附近清理,茶亭镇副镇长熊和平在冲锋舟喊了声:“不怕死的跟我来”,一下子冲上去二十个,还有想上来的被拒绝了,因为坐不下。熊和平说,事发几天了,因为当时情况紧急,来不及细看,他到现在都不知道冲上来的是哪些人。

    同样是在李家湖垸,卡车堵涵洞,我想去水边拍照,被旁边运沙袋的人一把抓住,说注意安全,等我退回安全地带才发现,那个人有点眼熟,就是区委书记孔玉成,只是他被晒黑又戴草帽,我这脸盲一下没反应过来……■记者 虢灿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E1版:头版
   第E2版:最头条
   第E3版:新热点
   第E4版:新健康
   第E5版:大茶视界
   第E6版:大茶视界
   第E7版:财视野
   第E8版:娱乐圈
   第E9版:惊呆了
   第A1版:头版
   第A2版:2017湖南防汛特别报道
   第A3版:2017湖南防汛特别报道
   第A4版:2017湖南防汛特别报道
   第A5版:2017湖南防汛特别报道
   第A6版:2017湖南防汛特别报道
   第A7版:要闻·时政
   第A8版:要闻·时政/民生
   第A9版:要闻·科教卫
   第A10版:经济·热点
   第A11版:经济·行业
   第A12版:经济·金融
   第A13版:经济·操盘
   第A14版:时事纵横
   第A15版:寰球风云
   第A16版:文体看台
深夜抗洪妻子临盆,10岁女儿陪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