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口子,“钱”该怎么谈?
新华书店有几书架说这个事儿,但真的有答案吗?并没有。分享点东西,算不得答案,姑且算经验吧。
当年,哥哥考取中戏,每年学费5100元,再加上平时的杂费和生活费,一年得1万冒尖。那时,父母两人收入全加上,每月不足2000元。家里厨房排风扇坏了,虽然换新的只要100多,妈妈也舍不得。即便如此,家里的钱还是不够用。
于是,为了弥补这个缺口,妈妈兼职去给民办大学上课,一周两天,一节课25元,一天4节课。就这样,风雨无阻地上了8年(我哥考中戏还考了4年,每年考学也得花1万多)。加上我妈自行车技术太差,这8年里,摔花不下3次。
每次大雨,爸爸都会拿着伞到大院门口等妈妈下课回家;每次妈妈摔了,爸爸也会说让她别去上课,他可以去替她。
这里不是在说一个苦情的故事,而是看一对夫妻如何谈“钱”。
后来问过妈妈,为什么不让爸爸也去上课,至少她能轻松些。妈妈却说:不能让一个中文系教授、系主任去这么赚钱,他的身份也不容许他这么赚钱。
老一辈的浪漫大抵如此,对他们来说,“钱”怎么谈?
就是设定一个共同目标,两人都拿出最大的努力去实现目标,那么“钱”的问题,也就成了感情的问题。谈“钱”就是谈感情,谈“感情”也就是谈钱。
■王雁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