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声音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E1版
头版

第E2版
最头条

第E3版
财视野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7年06月21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犯罪证明”是傲慢也是歧视

    这几天是梅江区各小学办理入学报名手续的时间,家住梅江区西郊的刘先生很想让儿子在离家近一点的学校入学。因为自己的户籍不在梅江区,刘先生只能按照积分入学的相关规定,到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申请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书。派出所民警在无奈开具证明的同时,也怒怼当地的教育部门:“请问教育部门,小孩读书与其父母有无犯罪有关吗?”(6月20日《广州日报》)

    此次事件中民警的责问令人拍手叫好。派出所怒怼各种“烦人证明”的事件已经不鲜见了,仅在今年6月媒体报道就有两例:云南宣威一男子持身份证去当地银行办理业务,被要求开具户籍证明;山西曲沃一位居民办理移动手机业务时被要求开具“我是我”的户籍证明,当地警方同样怒怼“贵单位真牛真硬气。”

    派出所民警的气愤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自从2015年8月公安部在官方微博晒出清单,规定包括无犯罪记录证明在内的18类证明不再由公安机关开具后,便常可看到警察怒怼“奇葩证明”的新闻。这也反映出,尽管一些证明已经被取消,但仍然如幽灵般在游荡,时不时就来烦扰一下老百姓。

    就拿梅江区这事来说,据当地教育局工作人员解释,《梅江区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申请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起始年级积分申请表》已经实施了五年,但实际上,无论犯罪记录如何,都不会影响孩子的就读。这就更让人费解了,既然犯罪记录并不影响孩子入学,为什么还要开具证明呢?这无疑证明了当地教育部门的官僚作风,一张沿用了五年的申请表,在相关政策发生变化时却没有进行相应改动,给家长们和相关部门徒添烦恼。

    除此之外,结合这个申请表的其他积分要求来看,还体现出了带有歧视性的问题。比如第一项父母的文化程度,研究生以上12分,初中学历的3分;第二项父母的职称,也是12分到3分的差距。联想上海前不久一所小学连爷爷奶奶的学历都在考量范围内,不得不说这种歧视性的入学要求给不少家长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带来极大困扰。

    诚如派出所警察所言“难道小孩的父母有违法犯罪记录,就可以剥夺小孩读书权利?”说到底,还是相关部门的傲慢所致——方便了自己,麻烦了别人。对这种傲慢以及相伴而行的歧视,是到必须整治的时候啦。

    ■本报评论员  张英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E1版:头版
   第E2版:最头条
   第E3版:财视野
   第E5版:体育观
   第E6版:最科学
   第E7版:惊呆了
   第E8版:史钩沉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声音
   第A3版:经济观察
   第A4版:要闻·时政/民生
   第A5版:要闻·民生
   第A6版:2017高招进行时
   第A7版:要闻·科教卫
   第A8版:市州新闻
   第A9版:市州新闻
   第A10版:经济与法
   第A11版:经济·行业
   第A12版:经济·消费
   第A13版:经济·金融
   第A14版:时事纵横
   第A15版:寰球风云
   第A16版:文体看台
“无犯罪证明”是傲慢也是歧视
金仙山上桃红李熟果农笑
进一步推动“创新引领 开放崛起”战略有效实施
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