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南的农产品市场可谓波澜起伏。作为大宗农产品的稻谷,主要依赖政府托市收购,稻谷最低收购价预案的启动,导致大量早籼稻压库,全省粮食“高仓满储”;柑橘、香芋、茭白、葡萄等农产品相继滞销;生猪价格大起大落……种种市场信号表明,我省的粮食生产、经济作物、畜牧水产等都存在结构性难题,而问题又主要出在供给侧,如果农产品供给还是没有走出“多了少、少了多”的怪圈,生产与市场脱节,农产品就难以卖出好价钱。
2017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公布,为湖南农业发展迎来了深刻变革的良机,为农产品走俏市场带来了重大利好。根据这一要求,我省也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着力从四个方面让“湘字号”农产品卖得更好。
以“优”字为先
调出新型产业格局
从种植结构来看,湖南农业一粮独大,经济作物的产值虽占种植业的七成,面积却只占三成;养殖业一猪独大,市场需求旺盛的牛、羊、名特优水产供给不足。许多大路货农产品,你有我有大家有,旺季旺得滞销,淡季淡得脱销。这种局面不改变,“湘字号”农产品就难以卖到好价钱。
为此,我省将对症下药,按照“产业链调长、质量调优、效益调高”的目标,调出新型产业格局。其中,粮食生产主推优质稻,2017年高档优质稻将发展到1000万亩,通过“良田、良法、良制”,引领农民把田种出效益来;经济作物突出“优质、精细、高效”,重点围绕蔬菜、油料、茶叶、水果、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建设一批标准化产业园区;立足特色经济作物,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推动“湘品出湘”“湘品出境”,提高“湘”字号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养殖业则“稳猪、保禽、促牛羊水产”,推广种养互促、种养平衡的生产模式,稻鱼、稻虾、稻鳅、稻鳖、稻蛙等综合种养2017年要新增100万亩。同时,我省还将通过延长产业链条,实现环环增收。
以“改”字为先
扭转粗放生产方式
湖南的传统农业,在生产上存在高投入、高成本、高消耗的问题。以往在过度追求产量的刺激下,农业生产实行的是大肥、大药、大水的粗放式生产,不但增加了成本、降低了效益,还浪费了资源,影响了生态环境。
为扭转粗放生产方式,我省将着力推进精细农业。现在,已经出现令人可喜的成绩:随着种粮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崛起,新型农民千方百计地降成本,主要依靠“三条腿”:其一是依靠规模化生产经营,一个人管理上百亩,降低管理成本;其二是采用机械化种地,劳动不再“三弯腰”,提高了耕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其三是推进标准化、精细化生产,节省种子、肥料等投入品,降低物化成本。
以“强”字为先
补齐农业发展短板
作为“杂交水稻的故乡”,我省的农业科研创新虽一直在全国领先,但转化率却不高,只有60%左右。2017年以来,我省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在洞庭湖区实施农业机械化提升工程,让农机“下得了田”“回得了家”;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加强物联网、智能装备的推广应用;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让大山深处的农产品亲密“触网”,走出“深闺”不愁卖;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成为科技种田的主力军,计划到“十三五”末,培育持证新型职业农民30万人左右;省供销社推进土地托管,为农民提供田间服务,种粮大户既可以购买全套服务吃“套餐”,也可以只买单项服务吃“点菜”。目前,土地托管服务已发展到300多万亩,科技入田呈加快势头。
以“好”字为先
保护农业资源环境
传统农业的粗放模式,只取不予的掠夺式经营,往往导致耕地地力下降。据估算,全省约有1/4的农田灌溉水和18%的农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面对农业资源环境频亮的“红灯”,我省要求各级各部门要牢牢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保护和治理好农业资源环境。其一,留住一方好地。保护永久性基本农田,建设3316万亩高标准农田;爱惜耕地,实施沃土工程、有机肥代替化肥,用地不忘养地;治理耕地重金属污染,开展生态修复与治理,为农业发展夯实基础。其二,留住一汪好水。我省将继续开展湘江治理“一号重点工程”的二期工程,如2017年在全省10座大型水库实施退养,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的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治理畜禽粪污,改良水质保生态。其三,留住一个好环境。深入实施“百城千镇万村”新农村建设工程,按照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风尚美的“五美”要求,到2020年,要创建20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供稿:省委宣传部
执笔:张尚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