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声音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E1版
头版

第E2版
最头条

第E3版
新热点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7年05月11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颜宁赴美毋须太多解读

    这几天关于清华大学教授颜宁“负气出走普林斯顿大学”的消息在微信上传播。让大家以为她是带着一肚子气儿走的。颜宁教授本人在朋友圈、微博亲自辟谣了,而且还辟了三次谣。5月9日,清华大学相关负责人针对此事表示,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颜宁教授经本人慎重考虑并与学院和学校领导仔细沟通,已决定接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Shirley M. Tilghman终身讲席教授的职位,将于近期前往就任该教职。(5月10日 澎湃网)

    一位优秀的女教授离开执教了十年的清华大学赴美任教,这似乎很能够让人们发挥无尽的想象力,让人认为颜宁的“出走”极有可能是迫不得已。因为,一方面,清华属于我国学术研究的塔尖地位,完全可以给颜宁这样的优秀教授提供不输于国外的良好的科研环境和足够的资金支持,从条件上看,并没有换环境的必要;另一方面,作为我们国家自己培养出来的高级人才,她理应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祖国,而现在颜宁赴美,按一些人的思维分析,一定是因为负气才会选择离开。

    无端猜测中多少包含着一定程度的阴谋论,之所以会有这些猜测,还是源于大学的行政化环境,以及知识分子长期以来在学术政治中呈现出来的相对弱势的固定形象所导致的。源于一种自以为是的想象和莫名其妙的正义感,社会舆论自顾自地将颜宁赴美赋予了悲情的色彩,以至于让颜宁三次辟谣,最后甚至委托清华大学宣传中心以官方名义发布辟谣信息。

    围观群众也真是操碎了心。其实颜宁说了,之所以选择赴美,是因为“怕自己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可能故步自封而不自知。”说到底,这只是个人的自由选择,与其他无关。实际上,如今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已经常态化,早在2003年,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段路明就赴美国密歇根大学任教,还获得了美国斯隆研究奖、海外华人杰出研究奖等成就。除了我们的高级人才“走出去”,像姚期智、施一公这样的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的著名教授也成了我们引进来的优秀人才,而且前不久,放弃外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的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振宁、姚期智两位教授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际间高层次人才的流动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这既能达成学术资源共建共享,也可促成多国间科研合作的良性发展,经济已经全球化,思想也不应该“闭关锁国”,无论是对于人才的引进还是人才的流出,我们都应该持喜闻乐见之态,因为人才引进得越多,证明我们的科研实力增强得越快;而人才流出得越多,也证明我们的高层次人才被国际间的认可程度大大提高。

    颜宁赴美,这是她的选择自由,因此,我们不需要自己加戏去编造太多莫须有的故事。

    ■本报评论员  张英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E1版:头版
   第E2版:最头条
   第E3版:新热点
   第E4版:财视野
   第E5版:消费经
   第E6版:体育观
   第E7版:最科学
   第E8版:史钩沉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声音
   第A3版:风云十年 领航中部
   第A4版:经济观察
   第A5版:要闻·民生
   第A6版:要闻·民生
   第A7版:要闻·科教卫
   第A8版:市州新闻
   第A9版:经济与法
   第A10版:消费调查
   第A11版:经济·行业
   第A12版:经济·金融
   第A13版:经济·操盘
   第A14版:时事纵横
   第A15版:文体看台
   第A16版:广告
颜宁赴美毋须太多解读
最高规格“双创”大赛来了,等你挑战
2020年我省2.0级以上地震可实时监测
昨日高温 今日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