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家,对于童年,你的记忆是什么?
是无忧无虑的纯真自在,是玩具满屋子的随意摆放,抑或是在父母膝下承欢的幸福?
在《朗读者》的一期节目中,当董卿问及这个问题,嘉宾梁晓声叹了一口气,缓缓地说:“谈到我自己的家的时候,是关于贫穷、愁苦、无奈这些词汇的一种注解。”
接下来的聊天中,他的童年,都是一些不太美好的记忆。
母亲是个目不识丁的普通工人,一个人扛起整个家庭的重担,五个孩子都要吃饭、上学,常常需要借钱,才能维持家中的开销。
梁晓声回忆说,自己从来没法完成学校布置的电影观后感,因为他不能去花五分钱看一场电影。
没有别的娱乐方式,他只能求哥哥帮忙借书,再而就是看哥哥初中的课本。就是这些书籍,在贫瘠的现实生活中,为他打开了另一个丰富的世界。
对于梁晓声喜欢看书这件事,相对父亲态度的反对,不许他看“闲书”,母亲的态度则是“绝对的好”,她认为“闲书里一定有做人的营养”。
所以买煤买粮等东西有剩下的钱,母亲都会说留着给他去小人书铺看书。
在节目中,梁晓声朗读了他的小说《母亲》的片段。
这篇文章讲了他小时候,一直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书价一元多钱,那个时候母亲一个月的工资只有十七元。
他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硬着头皮跟母亲说要一元五角钱买书。母亲掏钱的时候,旁边的女人试图阻止她,说要花钱的地方那么多,不能供孩子看闲书。母亲却已经将钱塞到他手里,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目睹母亲工作的辛苦之后,他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结果母亲很生气,说如果不是他说要买书,绝对舍不得给他这么多钱。数落完,又给他凑足了买《青年近卫军》的钱,就这样,他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梁老朗读的时候,听得我鼻子酸酸的,忍不住就湿了脸颊。
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母亲省吃俭用鼓励他读课外书,是慈母对子女的深情,也是一份最好的教育方式。
如梁老所说:书架,是一个家庭最好的不动产。最好的家风是阅读。
■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