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爱晚亭·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E1版
头版

第E2版
最头条

第E3版
最头条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7年05月04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带着粮食去旅行

    我们现在旅行非常方便,可以选择飞机、火车、邮轮,但是古代,基本只能靠一双脚板。记得初中时,我翻历史课本,里面有一幅玄奘的画像,打扮很奇怪,背上背着一个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像抽屉一样,分好几层。最奇特的是,顶上曲屈,伸出一个伞盖。后来才知道,古人旅行不易,没有这个伞盖遮风避雨,路途会更加艰难。有个成语叫“栉风沐雨”,现代的人,绝对发明不出来。

    不过最痛苦的,还是旅行中的食宿问题。不像现在,火车餐车上再差的盒饭,总还是卫生的、比较新鲜的。古代可没有这么好,没有那么多旅馆,即使有旅馆,也只提供住宿,不供应食物。就算提供,肯定也死贵死贵,一般人根本享用不起。享用得起的,估计自己也够条件带厨子了。所以,普通人一旦出行,都是自己带粮食。

    《庄子·逍遥游》里说:“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意思是,去郊外看看,踏踏青什么的,吃饱了空手去就可以了;到百里之外,就得带着舂好炮制好的干粮了;倘若要去千里之外,则不带上三个月的粮食,无法活着回家。

    那么,三个月的粮食怎么带?百里之外,干粮估计要准备一周的还好办,碰上冬天,至少不会腐败。但三个月的粮食,怎么弄,都会过保质期。所以,只能带着原粮,也就是谷子。一般来说,古人是挑着担子运粮。所以《胠箧》里说:“某所有贤者,赢粮而从之。”所谓“赢粮”,就是挑着粮食。整句意思是,听说了某地有贤良的人,就挑着粮食跟从他。因为师父家里,可不提供饭票。《西游记》里,沙僧挑的担子,只有唐僧的换洗衣服和讨饭用的碗,那是后世。要在秦汉时代,跟着师父走,必须挑着一担米。

    不过有时人算不如天算,挑再多的粮食,也挡不住旅途不顺,粮食不继。《列子》里说:“韩娥东之齐,粮匮。过雍门鬻歌假食。”说的是韩娥这个人(就是歌声绕梁,三日不绝那个),跑到齐国去,带的粮食吃光了,就在雍门卖唱换吃的。这里的关键不是卖唱,而是他碰巧到了城里才断粮。要是不巧在野外挑的粮食就吃光了,想卖唱,又哪有人听?比如古书上说:“孔子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大概其断粮地点就在无人区,要不然以儒家讲究多才多艺的特色,那么多弟子,随便找个地方,都能开个集体演唱会,绝对不至于集体饿得爬不起来。

    所以说,以古人的艰苦生活条件,旅行对身体素质要求真是很高。不够强壮的人,千万别想着穿越。

    可是你以为光挑粮食就够?谷子或大米,也不能生吃,怎么办?所以,不但粮食,还得带着锅碗瓢盆。《史记·蔡泽传》里说:“去之赵,见逐;入韩、魏,遇夺釡鬲于涂。”意思是,去赵国谋职位,却被赶出来;于是改道韩国和魏国,却在路上遇到强盗,连锅都被抢了去。可见蔡泽先生到处求职,都是自己挑着粮食和锅碗瓢盆的。

    现在的人,如果都携带这么多的行李,哪还有兴致旅游。■史杰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E1版:头版
   第E2版:最头条
   第E3版:最头条
   第E4版:新热点
   第E5版:财视野
   第E6版:消费经
   第E7版:娱乐圈
   第E8版:惊呆了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声音
   第A3版:广告
   第A4版:要闻·时政
   第A5版:要闻·民生
   第A6版:要闻·民生
   第A7版:要闻·科教卫
   第A8版:市州新闻
   第A9版:经济·行业
   第A10版:经济·行业
   第A11版:经济·消费
   第A12版:经济·操盘
   第A13版:中国纵横
   第A14版:时事纵横
   第A15版:爱晚亭·副刊
   第A16版:文体看台
《美国众神》推修订版
降水概率40%是何意
最早在美英演出的中国乐团
带着粮食去旅行
“假理财”现身,你该如何存钱
日本人,不理财
老树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