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着算卦、占卜的外衣,假借自己供奉神仙可以治病、祈福和保佑之名,山东省临朐县辛寨镇南流村村民付某某利用部分群众病急乱投医和迷信鬼神的心理,开设所谓的“神仙银行”,让群众把钱存入该“银行”,并许诺这样不仅能治病保平安,还可赚大钱,以此行非法集资之实,非法吸收存款1300余万元。(4月19日《人民日报》)
日前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严厉打击农村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积极推动农村金融立法。山东临朐的这起非法集资诈骗案也正反映出农村的金融安全维护确实刻不容缓。
非法集资之恶,往往给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恶性因素,这些年国家一直在大力打击非法集资。如今在城市里非法集资基本已无法容身,于是一些不法之徒掉转枪头,转战农村,由于农民普遍缺乏金融知识,防范意识薄弱,再加上不少人手头有了些余钱,想要使财产能够保值增值,很容易就成了上钩之鱼。
理财作为一种资本博弈方式,需要参与理财者具备足够的相关知识、对称的信息、合理的制度安排以及法律的保护兜底,很显然,非法集资不具备上述任何一个条件,它所持有的仅仅是夸大其词的利益诱惑,诸多的“庞氏骗局”案例都以前车之鉴告诉人们,非法集资最后的结果永远是投资者血本无归、欲哭无泪。
农民渴望通过理财来保值增值财富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只不过目前农村人群的投资渠道、金融知识、理财资讯与他们的期望值并不成正比,在金融监管与理财知识的真空地带,骗局很容易就能够轻易得手,就像临朐这名非法集资者,只不过是个算命者,却能够通过三言两语骗取1300多万的集资款,不得不令人惊诧。据警方透露,这起非法集资案中,投资者多的投了几十万,少的投了几百数千,而付某某将这些钱款一部分用于个人挥霍享受,一部分高息放贷给企业、个体户获利,最终因企业、个体户资不抵债跑路而资金链断裂,被抓获后,集资款只剩下了300多元,投资者们血本无归。
农民在金融方面的抗风险能力是显而易见的,一旦出现这种上当受骗的情况,那么基本上是全家的积蓄都打了水漂,“一夜回到解放前”。临朐的这起非法集资案也再次说明了农村金融安全监管之重要性。农民的风险辨识能力不足,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们获得的金融服务极其有限,要提高他们的辨识能力,就需要在服务供给方面加大力度,经常性提供服务下乡,在资讯方面彻底满足农村需求,并可不定期有组织地进行金融知识培训。而在安全保障方面,也需要做好源头控制,譬如建立早期风险预警机制,基层金融机构与乡镇村都要在防范非法集资、金融诈骗方面加大宣传,公安机关要对民间非法集资密切关注,一旦发现要尽早将其扑灭。
目前,农村金融安全无疑是社会金融安全的短板,只有将这块短板补上,非法集资才可越来越无机可乘,因此,筑牢农村金融安全的篱笆尤为重要。
■本报评论员 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