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E8版:史钩沉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E1版
头版

第E2版
最头条

第E3版
新健康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7年03月3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曾是清宫内的日常饮料 当年乾隆也是奶茶控

    关注三湘都市报微信看E报。

    如今在商场里、商业街上,如果没有一两家奶茶店,似乎都不好意思自称繁华地段。奶茶店售卖的奶茶种类也是多种多样,除了店家独创的特殊风味之外,还有港式、台式、日式……

    奶茶有悠久的历史

    面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奶茶市场,不少医疗界人士纷纷表示:街边奶茶不能长期频繁饮用,因为它热量很高,还含有一二三四五六七种有害物质,会导致肥胖,增加罹患各种疾病的风险。

    遭受这种指控,奶茶们表示十分委屈:你们这些愚蠢的现代人!我们奶茶本是历史悠久还有益健康的饮品,都是你们偷工减料,把我们的名声败坏了!你们不知道吧?早在唐朝时期,随着中原地区的饮茶风俗传入北方,喜食肉乳的游牧民族便开始在茶中加奶,饮用奶茶了!

    游牧民族的菜谱中有大量的肉制品和奶制品。而茶能够帮助消化,缓解因长期食肉、蔬菜摄入量过少导致的身体不适,从中原地区传来后,很快成为游牧民族的心头好。直到现在,内蒙古地区的居民还常常饮用奶茶。

    清代统治者同样来自北方,入主中原之后,依然保留了一些北方民族的生活习惯,饮用奶茶就是其中之一。学者金易、沈义龄曾采访过一名晚清宫女何荣儿 ,根据采访记录撰写成《宫女谈往录》一书。

    书中记载:宫里的早点……喝奶子(牛奶)要兑茶,叫奶茶。晚上到十点多钟,有一遍点心,宫里叫加餐,多是面茶和小吃。有奶茶、杏仁茶、牛髓炒面茶、八宝面茶等。

    奶茶不仅是清宫内的日常饮料,还是宴会中的重要角色。除了宴会及日常饮用外,宫中还有多种场合会用到奶茶:坛庙祭祀、谒陵用奶茶;萨满祭祀、中正殿喇嘛念经用奶茶;皇贵妃、贵妃、嫔、贵人丧,每日三次奠献,均用奶茶。可见奶茶在清宫中的火爆程度,一点儿也不比今天在大街上差。

    清宫奶茶的需求量如此巨大,耗费的原料——奶和茶,数量相当惊人。清宫《钦定总管内务府则例》规定:从皇帝到皇子,每人每日供应调制奶茶(以及制作各类点心)所需的牛奶量均以奶牛头数为份例, 其中皇上每日乳牛100头,皇后25头,皇贵妃6头,贵妃4头……其余后宫人员也各有定额。

    清宫制作奶茶特别讲究

    牛奶有了,优质的茶也不能少。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宫中进单》表明,清宫用茶主要来自云南、福建、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川等著名产茶地的70多个府县。其中不乏普洱茶、武夷茶、碧螺春、阳羡茶、龙井雨前、雀舌茶、六安茶、庐山茶、砖茶等著名品种。而整个紫禁城每年消耗的茶叶量高达13900斤。

    虽然进贡的茶叶不是全都用来煮奶茶,但直到清中期,清宫中的喝茶习惯都是奶茶与清饮茶并重,之后才渐渐以清饮为主。

    除了高级茶叶之外,清宫对煮奶茶用的水也特别讲究。据徐珂《清稗类钞》记载,由于烹茶用水的标准是“水以轻为贵”, 乾隆皇帝曾经特制了一个银斗,专门用来给各地泉水称重,根据体重来决定天下名水名泉的优劣。

    根据称重的结果,乾隆帝随即选定了北京玉泉山的泉水为皇家御用,每次出游都命人携带一大桶玉泉山的泉水,以备喝茶之需。

    每天,这些原料在御茶房与御茶膳房内被熬制成鲜美香醇的奶茶,供宫里人日常饮用。而宫内大摆宴席时用的奶茶,则在光禄寺熬制。为此,光禄寺还专门聘请了11名蒙古熬茶人。

    有的时候,皇帝、皇后、太后等人也会自己决定奶茶的加工地点和制作人员。如慈禧太后饮用的奶茶,由储秀宫的小茶炉供应。一来近,二来张太监干净可靠。

    用如此顶级的原料,辅以顶级厨师的手艺熬出的奶茶,不仅味道可口,营养丰富,还具有一定的食疗作用。晚年的乾隆皇帝肠胃不好,常常胃痛,奶茶便成了乾隆常备的助消化饮料。经过配制的这些茶饮料大多口味极佳,其中好几种还有滋补作用,而且不会引起胃纳滞呆。乾隆皇帝能活到88岁,想必少不了特制奶茶的功劳。

    乾隆曾经为奶茶题诗

    奶茶“一茶得道”,受到清代皇帝的宠爱,与之配套的奶茶具也“鸡犬升天”。

    宫中常备有金、银、镀金、陶瓷等多种材质的多穆壶。其中,金多穆壶用于赏赐奶茶,银和镀金的多穆壶用于日常,使用时,一手托住桶底,一手托住桶身倾倒奶茶。

    在饮用奶茶时,需配以专用的奶茶碗。游牧民族天性比较粗犷豪放,喜欢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喝奶茶自然也要痛痛快快地喝。因此,奶茶碗的造型也与一般的茶杯有很大不同。

    奶茶碗的碗壁虽浅但口径大,底部为矮圈足或平足,一碗可以装很多奶茶。比如这件清中期的札古札雅木质奶茶碗(配碗套),是来自土尔扈特部的进贡。碗高6厘米,口径16.3厘米,装个六七百毫升的奶茶不成问题,比得上现在奶茶店的中杯了。这个碗用树木的根瘤制成,十分轻巧,用指甲掐可以留下掐痕。

    边疆地区进贡的奶茶碗贵在材质上的天然野趣。而清宫制作的奶茶碗则以工艺上的富丽精巧取胜。比如这件“乾隆御用”款白玉嵌宝石奶茶碗,高4.8,口径14.1,足径7厘米,选用新疆和田开采的白玉制作,玉质莹白温润。

    碗的外壁镶嵌有108颗打磨成花瓣形的红宝石,宝石的周围和碗底又有描金花叶,形成梅花盛开的景象。碗的内底还刻有“乾隆御用”四个字。皇家器物的富贵之气扑面而来。

    但乾隆皇帝觉得:区区四个字怎么能宣示玉碗的皇家所有权呢?!于是又开始写诗,这一次乾隆皇帝写的诗是:“酪浆煮牛乳,玉碗拟羊脂。御殿威仪赞,赐茶恩惠施。子雍曾有誉,鸿渐未容知。论彼虽清矣,方斯不中之。巨材实艰致,良匠命精追。读史浮大白,戒甘我弗为。”

    正如诗中“赐茶恩惠施”五个字表明的那样,这件奶茶碗是清宫宴会中,皇帝给大臣赏赐奶茶时所用的奶茶碗。

    您现在肯定不会成为清代的大臣,倒是有可能正坐在一家常去的奶茶店中,手中拿着一杯最爱的奶茶,一边啜饮,一边看着这篇推送文章,了解这种常见饮品的前世今生。■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E1版:头版
   第E2版:最头条
   第E3版:新健康
   第E4版:广告
   第E5版:消费经
   第E6版:财视野
   第E7版:娱乐圈
   第E8版:史钩沉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都市声音
   第A4版:经济观察
   第A5版:要闻·民生
   第A6版:要闻·民生
   第A7版:要闻·民生
   第A8版:要闻·科教卫
   第A9版:消费调查
   第A10版:经济·行业
   第A11版:经济·操盘
   第A12版:经济·金融
   第A13版:时事纵横
   第A14版:寰球风云
   第A15版:文体看台
   第A16版:广告
曾是清宫内的日常饮料 当年乾隆也是奶茶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