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E6版:财视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E1版
头版

第E2版
最头条

第E3版
新健康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7年03月3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次充好、中介提成、行业混乱 批发价几十元的寿衣卖到上千元

    关注三湘都市报微信看E报。

    清明将至,殡葬业再次引起关注。这一行业连续数年入选国内十大暴利行业。仅以丧葬用品中的寿衣为例,一套批发价几十元的寿衣,售价往往达上千元,价格翻了不止十倍。“天价寿衣”缘何而起?背后存在怎样的利益链条?

    1

    成本低廉

    高价售卖

    在各大医院、殡仪馆和公墓附近,寿衣店一般门面不大,但尤为引人注目。就是在这样通常只有数平米的寿衣店里,一件商品就有可能卖到上千甚至上万元。

    记者了解到,寿衣款式、花色和布料各具不同,既有传统的唐装,也有现代的中山装。一般来说,全套寿衣包括七件,分别是罩衣罩裤,棉衣棉裤,夹袄衬衣衬裤,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件夹衣的称为“八件套”,还有多了一件披风的“九件套”。除此之外,传统装全套寿衣还包括其他配件,比如被褥、帽鞋袜、手绢、盖脸布、戒指等。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有些寿衣商家开起了网店。除了这些渠道,殡葬服务公司也提供寿衣的售卖。29日,记者咨询一家殡葬服务公司,公司礼仪经理告诉记者,寿衣价格为3888元-5888元不等,包含全套七件寿衣和被褥等配件。如果是真丝面料,则增至6888元一套。

    记者注意到,无论网上还是网下销售的寿衣,大部分都没有商标,也不挂吊牌,甚至连生产厂家都不注明。这也为店家胡乱喊价提供了方便,同一款寿衣在不同殡葬用品店里标价各异,有时差价也达到千元。

    在河南开封开寿衣店5年的睢先生说这一生意比其他殡葬品暴利。他回忆2012年第一次做批发,一天赚个万儿八千不是问题。一件寿衣的成本包括面料和人工费等,加起来百元左右,但以八百元的价格在小县城出售都不是难事。

    2

    以次充好,压低成本

    记者进一步采访了解到,从寿衣批发市场进货,一件低档寿衣批发价通常不足百元,但也可能包装成真丝产品,卖到五六百元。

    在殡葬用品行业内,河南省汝阳县内埠镇和天津武清区都是有名的寿衣批发地。内埠镇一家寿衣生产商告诉记者,自家的寿衣厂有四五十个工人,年产8万套,款式众多。低档寿衣主要采用烫金布料,中档的是人丝面料,高档则采用锦坯面料。不同档次的寿衣价位不同,以“七件套”为例,低档批发价85元,中档150元,高档260元。他透露,其中85元的寿衣在店里能卖五六百元。

    在殡葬行业里,位于天津市武清区汊沽港镇的六道口村,也有着不小的名气。这里号称中国北方寿衣第一村,几乎每家每户都在做寿衣生意。每天从六道口批发至全国的寿衣不计其数,零售价比批发价翻了数倍甚至数十倍。

    记者采访发现,不仅是寿衣价格存在虚高,其质量也常存在问题。一些寿衣生产商向记者发来的产品包装图片显示,不少标明为真丝面料。但据睢先生透露,那些售价百元左右的最低档寿衣通常采用印花或烫金材料,即便高档的真丝面料,其中部分也会添加烫金材料。另有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寿衣的原料实际上是黑心棉和纯化纤。

    3

    中介提成,催高价格

    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地方,医院太平间、殡仪馆、护工、急救车司机等与寿衣店铺勾结,共同打造了“天价寿衣”的利益链。

    对于殡葬行业而言,丧家的信源十分重要。为了得到死者信息,一些殡葬公司会派员到急诊室、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和太平间蹲点。有时殡葬公司甚至还会在医院里为尸源打架。

    记者采访发现,一些医院直接将太平间外包给殡葬公司,有些象征性收取一些费用,有些则是无偿,以方便死者家属能及时获得相关服务。然后,由这些公司提供运尸工,一旦有病人死亡,医院就会通知太平间,由运尸工将尸体搬运至太平间,并与家属联系,做好登记。鉴于此,在争抢尸源方面,这些外包公司始终掌握着先机。除了直接寻找,殡葬公司还会安插大量内线,主要是护工、保安、清洁工,120随车人员,让他们留意死者信息,帮忙把殡葬公司的卡片塞给死者家属,然后给予一定的信息费。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正规的丧家信源包括进入医院太平间的殡葬服务公司、殡葬代理专员等,“灰色”的信源则包括医院护工、120随车人员等。这些掌握逝者家属资源的中间人,在寿衣交易过程中获得了一定比例的提成,通常达到30%或50%。提成最终落在产品或服务的标价上,寿衣只是丧葬服务的一项。

    4

    行贿官员,垄断殡葬

    在中国十大暴利行业排行榜中,殡葬业连续多年榜上有名。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时代,殡葬产业的发展规模变得越来越庞大。

    根据记者了解,殡葬行业存在的垄断现象是催生暴利的重要原因。去年8月,武汉市检察院侦办一起殡葬系统腐败窝案,揭开了殡葬行业垄断的黑幕一角。据当地检察机关披露,有私人老板获得汉口殡仪馆骨灰坛盒销售经营权的垄断,成为汉口殡仪馆唯一的骨灰坛盒供应商长达11年。以此带来的是,进价不到1000元的骨灰坛盒身价翻了3倍卖到3000元,4000元的阿富汗玉骨灰坛盒被加价近4倍卖到近2万。而商户将垄断经营获得的暴利行贿给民政局领导、殡仪馆馆长以及其他官员,甚至按月“发工资”,其中有馆长每月“工资”5万。

    不只骨灰盒,殡葬行业的多个环节都普遍出现过垄断情况。相比之下,寿衣只是其中不算突出的一环。

    5

    行业混乱,缺少规范

    针对寿衣价格混乱无序的现象,记者了解到,目前还未有相关法律进行监管,也没有针对逝者服装的行业标准,而且由于寿衣属于“一次性用品”,有关部门在质量监管上也存在难点。

    尽管民政部也陆续出台了一些指导意见和殡葬行业标准,但截至目前,仍无一部殡葬业的专门法律出台。由于殡葬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关于殡葬用品与服务的案件,在公开文件中也很难找到。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以“殡葬用品”等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并未找到因殡葬产品质量、价格等出现问题而被处罚的案件,证明这一问题在实践中仍属监管难点。

    不过,针对殡葬服务,一些省市也曾通过行政处罚的方式在进行监管。比如,在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上,记者查询到一份今年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其中对北京京广盛诚殡仪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违规多征殡葬服务费的情况,没收单位2500元的违法所得,并处以16350元的罚款。

    ■来源于南方都市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E1版:头版
   第E2版:最头条
   第E3版:新健康
   第E4版:广告
   第E5版:消费经
   第E6版:财视野
   第E7版:娱乐圈
   第E8版:史钩沉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都市声音
   第A4版:经济观察
   第A5版:要闻·民生
   第A6版:要闻·民生
   第A7版:要闻·民生
   第A8版:要闻·科教卫
   第A9版:消费调查
   第A10版:经济·行业
   第A11版:经济·操盘
   第A12版:经济·金融
   第A13版:时事纵横
   第A14版:寰球风云
   第A15版:文体看台
   第A16版:广告
以次充好、中介提成、行业混乱 批发价几十元的寿衣卖到上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