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3月6日讯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新一轮“婴儿潮”并未在我省爆发。一些育龄青年由于经济承受能力有限等因素放弃生育二孩。
近日,省统计局发布的一份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省15至49岁育龄妇女的一般生育率已连续5年下跌,2016年降至近7年来最低。尽管跌幅较上年收窄,但反弹迹象尚未显现。2016年是我省落实国家“全面二孩”政策的第一年。记者从这份千分之一人口调查报告中看到,湖南2016年新出生人口低于95万,比上一年有所下降,2016年全省的调查出生率高于2015年,但一般生育率继续下跌。
育龄妇女生育
主观意愿不高
为什么人口出生率不高?省统计局的调查显示,这与育龄人口和生育意愿下降有关。
2012年以来,湖南的15-49岁育龄妇女的一般生育率持续下跌,2016年为55.15‰,较2015年下降0.51个千分点。生育率下降背后,是生育人数下降。2011年前后,湖南20-40岁育龄妇女人数为997万,比2010年的1110万下降近10%。
另外,育龄妇女生育意愿不高。省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不想生育二孩的比例在15-50周岁育龄妇女中为68.04%,在20-40周岁育龄妇女中为40.91%。
对于生育政策解冻后,湖南生育状况难达预期的原因,省统计局的调查报告认为,育龄妇女人数逐年下降是决定性因素,同时存在该群体生育主观意愿不高、社会保障体系缺失及育儿成本、生活压力等因素制约。因纠结经济压力、年龄及没人带三大主要问题,已为人父母者生育二孩意愿不强。
省统计局建议鼓励生育
事实上我省已于1998年前后提前迈入人口老龄化地区,2011年,我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出现拐点,该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由2010年的72.61%下降到72.21%,标志着全省劳动力资源向有限供给转变,人口红利期结束。这些都是长期过低的人口生育率带来的直接后果,省统计局发布报告建议指出,应及早考虑进一步调整生育政策。
调查数据表明,群众的生育意愿已经大幅下降,即使解除生育限制,受其他客观因素的制约,人口增速也不可能出现爆炸式增长的局面。因此,建议生育政策应该顺应时势,及时调整,避免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
该报告指出,育儿成本高、经济压力大是制约二孩生育的首要原因,政府应研究出台相关政策,给予二孩生育者一定的抚养补助。
另外,从政策法规上严格保障夫妻双方的产假权利,在产假的基础上,研究补充育儿假及孩子生病的照顾假等,充分考虑并保障二孩妇女照顾幼儿的需要。此外,也要完善社会照料保障体系建设,为双职工家庭解除后顾之忧。
■记者 王智芳
声音
想要却不敢要
“说实在的,非常非常想要个女儿,但是却不敢生。”长沙某工程机械有限公司80后部长卢莉坦言,一方面很想给12岁的儿子生个妹妹,同时又觉得现实条件不够成熟。
像卢莉这样尽管对“二孩”渴望强烈,但思想上仍敌不过对家庭经济承受能力、自身职业规划等的担忧。经再三权衡,夫妻俩最终决定放弃生育二孩。
记者接触的几名70后已婚已育者普遍反映,养育一个孩子需要投入太多时间和精力,远非“养大”那么简单。
对比
二孩放开后津贴涨了
市民姜女士和虢女士同在位于长沙市开福区湘江中路的一事业单位上班,她们先后产子,津贴却相差近一万。
记者了解到,虢女士是在2014年底生育,那时候还没有放开二孩。而姜女士在2016年年初,二孩政策全面放开。“我当时产假158天,拿到手的津贴是13000多元。”虢女士说,同事姜女士则拿到了2万余元的生育津贴和单位支付的二个月工资9000余元。
随后,记者联系了社保部门,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生育津贴的计算方式并没有变动。相反,二孩放开后,津贴发放的时间只有98天,导致津贴上涨的原因可能与上年度缴纳基数上涨或者单位人员变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