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OFO于1日宣布完成D轮4.5亿美元融资。不过,在外界一片祝贺声音中,也有质疑之论。一位投资人就在朋友圈表示,OFO都是老股东在投资,融资额也涉嫌夸大宣传。
虽然OFO的投资人对此坚决否认。但不可否认,有关融资额涉嫌夸大并非个案,早在2015年就有媒体报道,80%以上的创业公司都会虚报融资,人民币变美元,融资金额乘以3倍5倍太平常,甚至乘以10倍的都大有人在,而把根据业绩情况分阶段到位的投资变成一次性融资更是普遍做法。
融资额夸大之所以如此普遍,首先在于融资企业的需求。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指出的,O2O市场、智能硬件领域以及互联网金融领域,估值泡沫比较普遍,原因就在于,这几个领域是相对更为“烧钱”的领域,以补贴换取用户、流量和市场份额,大打价格战等,使得相关创业型企业的资金饥渴尤为明显。
在此情形下,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特别需要获得天价融资,哪怕只是形式上的。一来对外展现投资者的高度认可和支持,从而在业界树立良好的经营形象,掩盖其过度烧钱的不利一面。二来对竞争对手形成无形的威慑力,看似树立高高在上的资金护城河,炫耀其实力何其雄厚,从而让竞争对手知难而退。三来也是博取更多对外宣传效果,让潜在投资者感觉到这家企业发展前景无限,为下一轮融资奠定更好的市场基础。
纵观此类融资,往往需要两大卖点:
首先,最好有知名风投机构背书,牌子越响亮越好,从而形成示范效应。其次,融资金额越高越好,动辄以“亿元”起步。而不少投资者其实也默许此类做法,就在于某些融资往往会变成接力棒游戏,虽然投资人明知所投企业发展不如预期,但为了能更好地寻找下家,也需要通过共同吹大融资泡沫,吸引不了解真相的后续投资者。因此,有些投资机构会多轮领投或跟投,或许并非是对企业有多么看好,而是必须通过反复下注把对外估值盘子做大。
在保密协议的保护伞下,查证创业公司造假非常困难。但业内人士也称,往往可以从数据和估值惯例等方面,判断一家公司融资是否存在水分。比如经营额,加上行业估值规律,就可以大致得出其某轮融资的大致规模,是否如其所宣传的。
此外,企业一旦进入到上市阶段,尤其是在美股和港股上市,IPO招股书披露的真实融资数据就显露无遗。
对于如此行业潜规则,并非没有人意识到其危害性,也曾有投资人提出成立自律联盟,参与联盟的投资人都必须如实公布所投企业融资及估值。但融资泡沫能带来多重灰色收益,同时又缺乏有效监管和制约,因此这一联盟也就名存实亡了。
能够戳破融资泡沫的唯有市场投票。由于“资本寒冬”,不少行业的融资高烧很快退去,但碍于资本总在追逐下一个风口,因此不可避免会出现新的融资和估值泡沫。不过,当下最热的风口行业是否能持续烧钱,其融资过程的“讲故事”能持续多久,游戏中人即使再卖力吆喝,享受融资泡沫收益的企业如果制造的是伪需求,也最终会退场,而这也有着足够的前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