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2月同比增长6.9%,1至3月增长5.7%……1至8月增长2.1%,2016年,民间投资增速从上一年10%以上的增长平台逐步滑落。转折点出现在2016年9月。民间投资增速连续4个月回升,将全年增速水平拉升至3.2%,业界普遍认为已实现阶段性“筑底”。
过去一年民间投资先降后稳的原因何在?未来如何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热情?出席全国两会的不少代表委员对此发表了见解。
解决需求不足
扭转民资“挤出效应”
2016年底,浙江台州,一条长269公里、总投资449亿元的高铁项目开工,其作为中国首条民营资本控股的高铁,令人瞩目。杭绍台高铁由民营资本、中国铁路总公司、浙江省交通集团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建设,其中复星集团牵头的民营资本占51%。
“明确民营企业绝对控股,能有效解决‘玻璃门’问题,有助于确保民营企业真正能参与、能投资;有助于在项目中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创新、管理、运营优势,推动项目更好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投资司司长许昆林说。
“国际市场疲软出口不振,国内产能过剩挤压实体投资回报率,公共投资‘挤出效应’显现等,这些因素是去年民间投资增速一度下滑的重要原因。”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辜胜阻说。
他建议,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建立行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逐步消除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领域设置的各类门槛;引导扶持民资进入医疗、养老、教育等民生领域;‘十三五’重大项目和地方规划的重点项目,有条件的都要创新机制,鼓励吸引民间投资进入,并保护其合法权益。”
遏制成本上升
“组合拳”为民资减负
“全国两会前,我走访了很多企业,发现经营普遍向好。”全国政协委员、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说,“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持续发力,倒逼企业转型升级,过剩产能退出腾出市场空间,企业效益好转及减税降费让企业投资意愿有所增强。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统计,通过简政放权、减税降费,2016年我国降低企业成本1万亿元左右。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白重恩建议,要引导地方政府更多出台降低企业成本普惠性政策。“企业成本减轻,将拉动更多有效投资,改善企业盈利,进而增加居民收入、促进消费,一举多得。”
去年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让民营企业家备受鼓舞。■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