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处殡仪馆内,有一颗冷冻了5年的头颅。谁也不知道这个生命有过怎样的故事,死者身体的其他部分已经被肢解、遗弃。警方对此束手无策,死者身份难以确认,直到引入人工智能,情况出现了转机。”
杀3个人逃16年,一眼被揪出来
如果没有意外,安徽龙兴寺住持释广闻或许会在九华山终老。没有人察觉到,这个性格爽朗的东北僧人,背负着三条人命。
在历史上朱元璋出家的龙兴寺,释广闻从最不起眼的扫地僧做起,一路做到了住持,甚至当选了滁州市政协委员。
出家之后,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和慈善沾边儿:资助孤寡老人、失学儿童,甚至为寺院门口要饭的流浪汉办户口、上低保。
罪恶似乎正在被岁月隐匿。但释广闻绝不会忘记,2000年11月8日晚上,原名张立伟的他和同伙一起,用手枪和尖刀结束了三个人的生命。
“意外”来自一套叫做“蜻蜓眼”的人像识别比对系统。它在录入海量证件照片后,显示东北籍犯罪嫌疑人张立伟,与释广闻很有可能是一个人。
去年8月12日,释广闻被警方带走,当场就承认了罪行。
流亡16年后,这位住持终究没有逃过恢恢天网。
只剩头颅的命案,5年有了新转机
新闻背后
小型“硅谷”
制造城市“眼睛”
正义到来的背后,是一群计算机科技宅夜以继日的努力。
11月底的上海,一场冷雨驱散了轻霾。在闵行区吴中路一个不起眼的拐角,8层高的创业园区“德必易园”,外观上像极了一个巨大的毛坯仓库。
这个隐匿在易园里的小型“硅谷”,创造着中国20个省市的“眼睛”和“大脑”,为城市安防设计程序,给中国海关和出入境管理局提供“人脸识别”服务。
依图科技的创始人朱珑,正在挑战其中一件事:教计算机“看脸”。
几年过去,图像识别系统已经在海量数据的迭代和算法的优化中威力初显:在亿万级别的数据库中,它可以用0.5秒找到一个人。
在安防领域,这意味着,犯罪分子在机场、火车站、超市、银行等一切有高清探头的地方被抓拍的正脸和侧脸,都可能成为确认他们姓甚名谁的证据。
无论那张脸是化了妆、已经变老、打了过量玻尿酸,还是被美图软件磨了皮的。
目前,朱珑和他的公司,让计算机“一眼”就找到正确人脸的首次识别命中率,在亿分之一误报率的基础上,提高到了99%。
支撑这套系统的学科叫作计算机视觉与图像识别,属于人工智能的范畴。
浙江一处殡仪馆内,有一颗冷冻了5年的头颅。在调查清楚死者身份之前,谁也不知道这个生命有过怎样的故事,但它逝去的方式极为残忍,尸体被发现时,身体的其他部分已经被肢解、遗弃,只有难以瞑目的头颅,浸泡在防腐液里。
除了拍照存证、留取DNA,5年前的浙江警方束手无策。
后来,在将积案、重案的资料照片和人像库数据进行比对之后,死者遗照与库内一个年轻人的照片高度吻合,情况出现了转机。
警方一开始几乎不敢相信这一切。
依图科技安防技术专家的罗忆回忆,他们调出了死者父母的DNA,再次比对,终于确认了这颗头颅的身份。外出打工再也没有回家的儿子终于有了明确的下落,这场搁置已久的命案得以继续展开调查,办案民警发微信过来,“你们这是积德啊!”
“人脸识别”多地已成现实
朱珑和林晨曦,一个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里的博士后,霍金的“徒孙”;另一个是阿里云前技术总监,最早搭建了自主研发的云计算平台。他们双剑合璧创建了依图科技。
他们5年来一直维持着高强度工作状态。一个算法系统被验证存在bug(漏洞)之后,半天之内就可能弄出迭代的新版本。即使麻省理工最高效的实验室,也许都需要花上一个礼拜来完成。
朱珑2012年回国的时候,美国学术界的计算机人脸识别误报率还在千分之一量级。2016年,依图人脸识别系统把误报率做到了亿分之一。
传统的车牌识别系统准确率很低,套牌和恶劣天气等很多因素都能影响识别精确度。
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依图第一套车辆识别系统诞生,号牌识别率和车辆品牌识别率都达到了90%。
收效几乎是立竿见影。一起涉案金额超10万元的入室抢劫案用了10分钟就被破获。
这是那群计算机宅男用技术解决的第一个社会痛点。后来,成就感时刻鼓舞着他们,从车辆识别到人脸识别系统,从抓窃贼到识别出无名尸体,与银行合作实现小范围刷脸取款,到看X光片和病例,帮助医生做诊断……
在茫茫人海中抓获人脸图像,快速地检索人脸与需要抓捕头像的相似度和身份信息,系统自动剔除相似度不高的头像,找到高度相似的,锁定并警示。
从前只会出现在美国大片里的刺激场景,早已在苏州和武汉等很多个城市成为现实。青奥会、珠海航展、G20峰会……都有这款名为“蜻蜓眼”的人像识别比对系统做“定心丸”。
■ID:meiriren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