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玥飞,耶鲁大学毕业,现任湖南省衡山县福田铺乡白云村大学生村官、黑土麦田公益(Serve for China)联合发起人。大学毕业时,秦玥飞选择回到祖国农村服务,至今已是第六个年头。本次“感动中国”对其的颁奖辞为“在殿堂和田垄之间,你选择后者。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洒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种子叫理想。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静待收获的时节。”(详见今日本报A11版)
从耶鲁毕业生到普通村官,在某种已成惯性的价值判断里,两者可能根本无法划上等号,然而很多事情的“价值”往往并不由旁观者说了算,而是由作出选择的个体,以及因这项选择而获得的结果来证明。很多时候,“价值”可能会姗姗来迟,也可能会孤独隐匿,但只要它到来,必定就能获得礼赞,就如同秦玥飞,在农村俯首躬行六个年头之后,站上了自身价值被充分肯定的舞台。
由秦玥飞六年的村官轨迹来看,他可谓“所用为所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的良好学识涵养为他做村官提供了绝对的智力支持,以他为首发起的“黑土麦田”公益组织整合了互联网、农业、金融、学术等领域最优质的资源,帮助了不少大学生村官和农村创客,其中,由他们组织发起的“高山中华土蜂蜜”等众筹、扶贫项目,改变了一些乡村的发展困境,并走在了网络众筹的前列。居于乡村,显然更有利于对中国微观政治、经济的了解和研究,为政治经济的田野调查提供绝佳样本,而中国农村发展的巨大空间和农村发展智力的缺乏无疑也给了秦玥飞这样的大学生村官最佳的发挥机会。
学术殿堂与乡村田垄,看似距离遥远,却并非如同云泥之别,知识精英不一定拘泥于学术殿堂,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既是造福社会,同样能成就自身,而参与公共事务,也是从事政治经济研究的个体更好地走向学术前端的必由之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这一点,学习相关专业的秦玥飞比常人应该更加深谙其中的道理。
发乎微末,成就良木。说的是从细微处做起,方能成为优秀之人才。这句话用来形容秦玥飞等大学生村官颇为恰当,当一些人惋惜秦玥飞这样的人才为何去农村时,他们已经默默躬行此间,收获了学术知识之外的无数实际经验,也收获了因自身价值充分体现而得来的社会感动。这些年,“最美大学生村官”不断涌现,如张广秀、周文、秦玥飞等,他们与中国农村一起成长,在“授之以渔”的同时自己的人生也不断丰满。
目前我国共有大学生村官十几万人,这些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均做出了贡献。他们在为农村付出智力、劳力的同时,也接受着源自农村的实际知识的哺育,同时,中国的公共事务参与热情也将在这一特殊群体的带动下逐渐升温,最终形成广大共识,这又是除了个人发展、农村发展之外的另一个社会衍生成果。
殿堂不是高处,田垄也并非低洼,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必有收获的季节。
■本报评论员 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