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经济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E1版
头版

第E2版
最头条

第E3版
新健康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7年01月2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省经济总量首破3万亿元大关,全国居第9 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7%
消费成主角,经济向服务主导型转变

    长沙市河西滨江新城流光溢彩,一座座高楼正拔地而起。湖南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正在加速。

    记者 李健 摄(资料图片)

    “初步核算,2016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244.7亿元,同比增长7.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呈现逐季企稳回升态势。”省统计局局长、新闻发言人张世平在1月22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去年湖南GDP首破3万亿元大关,全国排名第9位,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并呈现四个特点:经济运行缓中趋稳、改革释放发展活力、经济结构得到优化、社会民生持续改善。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去年湖南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2.7%,同比提高5.1个百分点;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688.5亿元,增长13.8%,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仍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去年全省出口120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为全年首次正增长。

    ■记者 吴虹漫 通讯员 刘雁

    【产业】

    产业结构转向服务业主导型

    当天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3578.4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3181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14485.3亿元,增长10.5%。

    “服务业发展较快,增速达10.5%,继续超过第二产业,意味着全省经济正在由原来的工业主导型向服务业主导型转变。”张世平介绍, 我省经济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去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达46.3%,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8.2%,提高4.7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随着我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经济、新产业得到不断发展。2016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6859.2亿元,增长16%,占GDP比重达到22%;高技术服务业、生物与新医药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产品增加值分别增长25.1%、21%和16.2%。

    张世平指出,2016年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省内传统产业遭遇“天花板”等困难和挑战,全省经济取得这一成果的确来之不易;但当前全省经济还有一定下行压力,企稳回升的基础还有待巩固。“比如实体经济比较困难,经济结构仍然不优等,必须直面问题,找准症结,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供给侧改革成效初显

    2016年湖南通过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取得初步成效。

    具体来看,去年全省规模工业原煤产量同比下降11%,煤炭、钢铁“去产能”年度目标全面完成;11月末规模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2.9%,比年初下降1.1个百分点;在房地产销售快速增长带动下,12月末,全省商品房待售面积下降12.3%,比上年末减少408.1万平方米。去化周期大幅缩短。

    在降成本方面,1—11月,规模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同比下降0.1元,服务业整体税负也趋于下降。“规模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虽然降得不多,但也是在下降。”张世平表示,此外,全省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32.6%。环境保护、农林水和基础设施等薄弱环节的投资和财政支出都保持较快的增长,补短板取得一定的成效。

    【工业】

    新兴产业贡献率达1/3

    记者注意到,2016年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9%,增速全年逐月攀升。其中,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6.1%、12.1%和14.1%。

    对此张世平认为,2016年随着工业品出厂价格的回升,市场供求关系改善,规模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稳步回升至6.9%的全年高点。而汽车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新兴产业也在不断壮大,逐步在替代传统产业,对整个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接近三分之一,成为全省工业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从结构来看,全省工业结构也在继续改善。去年全省高加工度工业增加值增长10.6%,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为38%;园区工业比重为65.7%,提高4.2个百分点;而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虽然增长5.1%,但低于规模工业平均增速1.8个百分点。

    “过去一年,湖南制造业在原材料的基础上不断地出现技术水平比较高的产品,所以高加工度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38%,这也表明湖南工业正逐渐迈向中高端。”张世平说,而全省工业园区的增加值占比已经超过60%,虽与沿海地区相比仍有差距,但也已经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与以往相比也有新的进步。

    【消费】

    居住类消费增长三成以上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马车之一,消费在湖南经济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数据显示,2016年全省消费平稳增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36.5亿元,增长11.7%;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2.7%,同比提高5.1个百分点。

    在“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带动下,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势喜人。数据显示,2016年全省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零售额成倍增长,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17.3%。此外,全省消费升级类商品也实现了快速增长。去年全省书报杂志类零售额增长64.8%、通讯器材类增长20%、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9.2%、汽车类增长15.1%。

    “政策利好刺激车市产销两旺,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5.1%,是近三年最好水平。”张世平介绍, 此外,楼市回暖也带动居住类消费增长30%以上,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4.2%和37.3%。

    新业态发展较快。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17.3%。在互联网销售持续增长带动下,全省实现快递业务量4.86亿件,同比增长52.9%。 

    【民生】

    全省新增城镇

    就业77.36万人

    去年湖南经济在民生领域也发生了不少变化。投资方面,2016年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688.5亿元,增长13.8%。其中,民生投资增长46.4%,提高2.3个百分点;此外,全省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4435.86亿元,增长11.5%,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七成,投入力度较大。

    得益于民生投资、财政民生支出较快增长的有力保障,全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完成。2016年,减少贫困人口125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3.6%;全省新增城镇就业77.36万人,同比略有增长,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0.5%。

    对此张世平认为,尽管2016年全省就业稳中有增,但仍存在结构性矛盾,即部分劳动力供给不足,部分失业的情况,因此要努力扩大劳动力输出,借助“一带一路”建设等机遇,扩大国际劳务输出,促进劳动力国外就业,加速劳动力“走出去”。

    连线

    年内PPI或将保持

    3%- 5%中等幅度上涨

    记者近日从湖南国家调查总队获悉,2016年,湖南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比上年下降1.1%。前8个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分别出现下降,降幅逐月收窄。9月同比价格持平,10月上涨0.9%,这是该指数持续下降52个月后(自2012年5月始),首次摆脱下降走势。11月、12月则分别上涨2.9%和5.1%。 

    湖南国家调查总队总队长赵太想介绍,湖南PPI呈现低位回升态势主要有三大原因:“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实施有力,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回升;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促进需求改善,企业效益有所好转,投资增加,需求回升。

    对于2017年湖南PPI走势,赵太想说,随着国内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去产能”政策持续实施;企业效益转好,民间投资需求回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在走高,促进国内相关产品价格上涨;此外,2016年翘尾影响将拉高2017年PPI上涨3.9%。“2017年仍存在较多推动PPI上行的因素,预计2017年湖南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幅呈前高后低态势,全年保持3%-5%的中等幅度上涨。”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E1版:头版
   第E2版:最头条
   第E3版:新健康
   第E4版:消费经
   第E5版:财视野
   第E6版:财视野
   第E7版:星关注
   第E8版:惊呆了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时政
   第A3版:经济观察
   第A4版:过年啦
   第A5版:过年啦
   第A6版:要闻·科教卫
   第A7版:要闻·民生
   第A8版:广告
   第A10版:要闻·科教卫
   第A11版:经济行业
   第A12版:经济·金融
   第A13版:经济·操盘
   第A14版:时事纵横
   第A15版:文体看台
   第A16版:广告
消费成主角,经济向服务主导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