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发展对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且尤为迫切。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党委书记郭军看来,能够支撑与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农业硕士,有着很强的职业指向性,需要具备实践创新能力。于是,该校创造性地提出和实施了“三双、四模块、七学段”人才培养新模式,从2012年至今,已培养出65名“懂研究”、“接地气”的农业硕士,他们的技术引进、推广与服务能力获得当地农民、企业和政府等多方点赞。
“三双”——
双主体+双段交替+双导多师
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农业硕士的培养并不是学校一家“说了算”。郭军介绍,“双主体”是学校与农业管理部门、涉农企业“双主体”协同培养运行机制,在招生、培养、学位论文指导、学位授予等各个方面实现共同管理。
“双主体”机制下,研究生唐婷的整个读研生活都是在学校和校外企业里“双段交替”学习。她在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参与了一项“水稻抗高低温的实验”,很多在基地的实验中碰到的问题,回到学校之后她会根据实验记录去向老师请教,再查资料拿出解决方案。“我觉得这样的学习方式让我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学以致用’。”
由于实践时间较长,每个研究生并不会被固定在一个岗位上,而是会去不同类型的联合培养单位或同一单位的不同岗位上完成专业综合实践。郭军认为,学生对职业领域的多个岗位都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利于他们打下扎实的专业技能,也能提升组织管理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同时,导师是研究生成长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该校采取了“双导多师”制,成立了由1个校内导师、1个校外导师和多个实践指导教师组成的“1+1+N”导师组,共同指导培养研究生。
“四模块”——
公共课+领域主干课+专业技能课+专业拓展课
公共课与专业课设置僵化、开设的应用型课程不足、课程内容没有突出创新性与前沿性……为了规避这些高校农业硕士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在课程设置上推出“公共课+领域主干课+专业技能课+专业拓展课”的“四模块”形式。该校副校长周发明告诉记者,“四模块”强化职业需求导向,注重人文与科技相结合,强调以综合素养和专业知识与能力提高为核心,因此在公共课、领域主干课的基础上,增加了以培养专业能力为目标的专业技能课和以培养综合素养为目标的专业拓展课程两大特色模块。
无人机喷药技术已在多个农村推广,但许多植保无人机却存在续航能力差、造价高且没有完善的试药系统等问题。研究生雷楠根据专业技能课上学习的相关内容,在湖南万家丰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实践,对植保无人机进行了改良和调试,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此外,为了保证各个模块课程的教学效果,该校还坚持课堂授课与田间地头、实践基地授课相结合,实行“多课堂”教学。
“七学段”——
实践-理论-实践螺旋式上升培养
“农业生产有其特有的季节性特点,传统的学期制度并不适用于农学硕士的培养。”周发明说,学校创建了“七学段”学期制度,农忙时学生进入实践基地进行专业综合实践,农闲时则在学校进行课程学习。二者分段交叉进行,建立从实践-理论-实践的螺旋式上升培养路线。
研究生雷楠的研究方向是植物保护领域,目前已经完成了五个学段的学习。“第一、四、六学段都在企业进行实践研究,二、三、五学段便回到课堂学习理论知识。第七个学段再进行论文撰写和答辩。”雷楠认为,这样的学段安排不但符合农作物生长规律,而且使自己的知识储备与专业实践结合得很完美,大大提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企业同样是这种创新培养模式的“受益者”。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亲自参与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培养了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农业人才,同时也使学生们所做的科学研究能真正符合产业发展、经济社会需求。
■记者 黄京 苏军华
通讯员 彭健民 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