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者,必善谋局。人如此,城亦如此。
近年来,工业重镇株洲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产业发展,均领跑湖南,享誉全国。这当然源于株洲市委、市政府的前瞻布局,智慧引领。但不应该忽视,这背后一定有一个优秀的智囊团,在默默地为决策提供依据,并为其绘就美好的蓝图。
笔者观察发现,支撑株洲发展升级的精英队伍中,站在最前面的是一个成立仅28年的年轻团队--株洲市规划设计院。多年来,该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资质建设,努力打造“创新型、学习型”团队,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慧支持。
不断续写城市发展史
株洲城西向北,以栗雨湖为中心,正逐渐散开一个新的商业中心。然而,十年前,栗雨并无湖,这里不过是一片水塘,杂草横生,毫无生气。城市扩张至此,即便地价低至20万一亩,也无人问津。
一个金点子改变了这里的一切。株洲市规划设计院在深入调研后发现,这一地区的地理特征适合构建一个三级水系,以水系为中心配套相关设施,将极大地提升周边环境。
这一建议得到了高新区政府的认可。不久,水塘拓宽成湖,不仅收纳了周边雨水具备“海绵城市”功能,还使得栗雨片区土地增值,增至200余万一亩,先后吸引美的、佳兆业、北汽、万豪等知名企业来株投资。
株洲市规划设计院院长李良介绍,自1988年建院以来,该院在为政府进行规划编制的同时,充分参与市场竞争,可以说,一部规划设计史就是株洲城市发展史。“小到一根桩基、一个座椅,大到城市地标性建筑、城市布局,都留有规划设计的智慧和心血。”
上世纪90年代,先后编制《株洲市城镇体系规划》、《株洲市交通规划》、《株洲市园林绿化规划》、《株洲市总体规划》等;
2000年,编制《新马卫星城分区规划》,进行合泰大街新建工程设计、河西防洪堤工程设计、东环路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1年,《株洲市景观规划》、《株洲市干道系统道路定线规划》、《株洲市“十里长街”美化工程总体设计》、《乌石彭德怀故居纪念园规划》获建设部年度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
2003年,编制《株洲市体育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株洲市泰山广场工程设计》、《株洲市城市中心区更新规划》获建设部年度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
2005年,编制《株洲市文化园整治美化工程》、《株洲市荷塘区核心区域更新规划》、《株洲市枫溪生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6年,规划设计株洲市天鹅湖公园景观工程、株洲市红旗立交桥景观工程、株洲市快速环道东环路新建工程、株百多层停车场工程获省优秀工程设计表扬奖;
2007年,编制《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获建设部优秀规划设计三等奖;
2008年,规划设计株洲市湘江风光带河东段绿化景观工程、株洲市中心广场改造工程;
2009年,株洲市老霞湾港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株洲县两型社会伏波生态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11年,株洲市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获省二等奖;颐景园小区竣工测量获省优秀测绘工程三等奖。
2012年,“株洲市绿地系统规划”项目获2012中国国际景观规划设计金奖、“栗雨公园景观规划设计”项目荣获中国国际景观规划设计金奖、“株洲市粟雨测区1:500数字化房产图测绘”项目获中国测绘银奖。
2013年,编制《株洲市清水塘生态工业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株洲轨道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株洲建宁港综合整治工程规划》、“株洲市基础控制网”项目荣获中国优秀测绘项目铜奖;株洲市规划设计院获第三届国际景观园林设计大赛年度十佳景观设计机构;
2014年,《株洲县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2013年修改)人口与建设用地规模论证报告获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株洲市清水塘生态工业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获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一等奖;
2015年,《株洲市湘江河西风光带设计》获省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株洲市中心医院》获省优秀工程勘察二等奖、《株洲神农城核心区道路(森林路等)新建工程》获省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株洲市神农大道新建工程》获省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株洲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获中国测优秀绘银奖、“株洲市规划区基础数据测量”项获中国优秀测绘铜奖;
2016年,株洲市规划设计院获省青年文明号、省文明窗口单位、省重信用守合同单位;“株洲市辖区1:500地形图未覆盖测绘”项目荣获全国优秀测绘工程金奖……
摸清家底提供决策依据
城市建设不缺少失败的案例。北方某城,盲目扩张,新城成鬼城;中原某市,斥资6亿多元新建的立交桥,通车后竟成堵桥……
在通往优秀的道路上,往往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以做到科学规划,有的放矢。株洲的建设者们清楚,只有摸清家底,才能精准设计,建成高楼。
这一项重要的任务落在了株洲市规划设计院的肩上。
“地理数据是为城市的基本建设服务的。”李良介绍,基础测绘工作通过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广泛服务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等许多领域,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前期性、公益性事业。
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建设,建立了基础数据中心,加强了软硬件测绘建设,在基础测绘上收获了累累硕果。
日前,在广西南宁召开的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上,由株洲市规划设计院与株洲市国土资源规划测绘院共同完成的《株洲市辖区1500地形图未覆盖区测绘项目》荣获全国优秀测绘工程金奖。这是湖南今年唯一获得金奖的项目,在株洲测绘历史上也是首次。该项目实现了株洲市辖区范围内等级控制点和1:500数字化地形图全覆盖。
“完善了数字株洲地理空间框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李良介绍,该项目将为城市管理、规划、水务、交通、公安等多个部门提供数据支持,实现一测多用,数据共享,提升株洲市基础地理空间信息综合应用能力和保障服务水平。
城市新建,测绘先行。株洲市规划设计院不断提升的测绘能力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决策依据。以此出发,株洲城的变化日新月异,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城市双修”让生活更美好
日前,住建部发布的《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2017年各城市制定“城市双修”实施计划,推进一批示范项目;2020年“城市双修”工作在全国全面推开。
“城市双修”指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城市双修’的规划改革,是城市发展方式转型的必然要求,要把粗放扩张性的规划转变为提高城市内涵质量的规划,以此改善人居环境和城市功能,促进城市与自然有机融合。”李良说,其实,早在几年前,株洲就启动了此项工作。
跟大多数城市一样,几年前,株洲人也曾遭受城市内涝之苦,但近两年这一现象明显得到改善。这与株洲探索建设海绵城市不无关系。
“经过大量艰苦的工作,我们把株洲市会淹的地方都计算模拟出来,并积极建议有关部门前期预防和整治多处水患点,近两年,株洲城无重大水患发生。”李良介绍。
按海绵城市要求,精心设计了《株洲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2014-2020)》。“在栗雨片区的规划设计中,我们就布局了栗雨湖、新马河,使雨水先入河、湖,再流入湘江,不仅使城市面貌一新,而且提升了城市功能。”
李良介绍,株洲将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山体生态修复、开展水体治理和修复、修复利用废弃地。完善绿地系统,在全面实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的基础上,系统开展江河、湖泊、湿地等水体生态修复。对于旧城方面,积极参与,认真研究,在总结一江两岸、小区整治、美化亮化基础上,参考国内其他城市成功经验,交一份更完美的考卷。
产业布局让城市更富足
如今的株洲,不仅城市变美,经济发展也呈现喜人态势。株洲何以在产业严冬逆势上扬?这得益于其宏伟的产城结合设计。
本月4日,株洲市市长阳卫国在《政府工作报告》说,未来5年,该市将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大力推进“中国动力谷十年行动计划”,全力打造“3+3+1”产业新体系,做大做强轨道交通、航空、汽车三大动力产业,加快建设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通用航空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基地,推动动力产业集群迈上4000亿元台阶,将株洲建设成为产业特色鲜明、发展动力强劲、享有国际声誉的动力之都。
为服务产业发展,株洲市规划设计院不仅设计了《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株洲市市域城镇布局规划》、《株洲“一城一区”城市发展空间结构规划》,还编制了《株洲轨道科技城分区规划》、《株洲航空服饰城分区规划》、《清水塘生态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等。
在规划设计的引领下,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等产业新城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工业新区功能完善,企业纷至沓来,渐成产业集团之势,为株洲经济的腾飞续写新的传奇。
■曹建文 程浩楠 郭再福 刘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