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前,长沙公交车只有12条线路,即1路车到12路车。那个时候,长沙市民坐公交车方向感很好、目的性也明确。比如,到毛主席的母校第一师范就要坐1路车(通红的车身,特别醒目),到烈士公园、动物园非坐3路车不可 ,而到岳麓山应该选择5路车。
一般说来,跑市区的公交车通常是由两节车厢组成的长车,中间是个转盘(为了连接前后两个车厢)。当时,不少细伢子坐公交车时总喜欢聚集在转盘这个位置,因为当公交车左右转弯的时候,该处也会随着转了起来。这于细伢子而言是非常好玩的事情咧。而一些调皮的细伢子居然爬到转盘两旁栏杆上坐着,还嬉戏打闹着。另外,驾驶室外有扶手的台阶处以及售票员的座位也是我比较期待的去处。
小时候,大概十来岁左右吧,我便独自乘坐公交车从南郊的黑石铺到城北的百善台探望我的祖父祖母。我需要坐三趟车才能到达目的地:先坐8路车到火车南站,再坐1路车到南门口或水风井,最后坐2路车到北站路。那个时候公交车是按所坐站数打票。因此,公交车售票员既是脑力工作者,又是体力工作者。毫不夸张地说,他们需要练就凌波微步、狮子吼以及降龙十八掌等武功,才能应付这份工作。真的不简单咧。
我祖父的邻居林大爹一家可谓公交世家,老两口从公交车公司退休后,他们的六个崽女先后加入公交公司,不是司机,就是售票员。林大爹的四女儿——四宝(我称其四姨),就在2路车上当售票员。有时候,我坐2路车会碰到四姨。她总会对我说:“飞狗狗(我的外号),坐上来啰。”于是我便欣欣然坐上售票员的座位(那神气劲,比做皇帝还骄傲咧)。
后来,长沙公交车迎来立珊线。可以说,立珊线是来自五湖四海的高校学子们了解长沙的一扇窗口。他们四年的大学生活大概是从这样一句长沙塑料普通话开始的:“往兜里走,兜里捞空的。”我记得有一年,我在长沙还坐过双层12路公交车,从火车站到溁湾镇,票价要一块钱,真的好贵啊!
如今,加长型公交车早已退出历史舞台,而双层公交车早已不见踪影。可不知怎么的,我还是会怀念坐长沙公交车老线路的日子……
■黄显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