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E2版:最头条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E1版
头版

第E2版
最头条

第E3版
新健康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6年12月2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真警察劝阻仍执迷不悟
女子向假警察转款1.3万

    关注三湘都市报微信看E报。

    杨博是资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二大队的一位民警,16日那天,他接到了四川省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的信息:一名安岳县境内的陈姓女子,正遭遇一名假警察的电信诈骗。从12月16日上午11点到下午3点,他一直在拨打陈姓女子的电话,并且发了多条劝阻短信,可这名女子居然不信杨博这个真警察,最终被骗了13000元。

    A

    假警察恐吓威胁,

    要她缴纳保证金

    12月16日上午,安岳县的陈女士突然接到一名陌生男子的电话,对方自称是上海民警。电话中,陈女士被告知涉嫌一起刑事案件,她一下就懵了。

    接下来,对方让她协助调查,并让她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接听电话。在她六神无主的情况下,对方建议她到安岳县城的宾馆开一个房间,然后接受调查,并通过电话做案件笔录。对方还称,该案件涉密,她不能将此事告诉任何人,包括身边的朋友、亲人。

    对方一直未让陈女士挂断电话,她只好一边接听电话一边赶到县城一家宾馆开房,然后继续接受上海“警方”做笔录。之后,对方告诉陈女士,她需要缴纳5万元取保候审保证金,否则警方将立刻将她拘捕归案。

    在宾馆将近7个小时的时间里,陈女士遭到对方“洗脑式”的恐吓、威胁、游说。

    B

    真警察极力劝阻,

    反遭骗子“呼死你”

    其实,陈女士与对方通话期间,四川省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已经甄别出她可能正被电信诈骗,并立即将相关信息反馈给了资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二大队民警杨博。

    接到线索后,杨博立即拨打陈女士的手机,但对方在通话中。杨博挂断后,又连续多次拨打,语音一直提示在通话中。

    电话打不通,杨博立即发短信给陈女士:是陈女士吗?我是资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我们有情报显示有嫌疑人冒充公安机关给你打电话进行诈骗,请你不要相信!不要向对方转款!

    一分钟后,他再次拨打陈女士电话,依然在通话中。杨博十分着急,12时22分,他又发出一条短信给陈女士:你咋一直在通话?是不是嫌疑人打的!不要相信!不要转款!

    这条短信发出几分钟后,杨博的手机响了,来电显示归属地为“上海”。

    “你为啥一直给我老婆打电话,警告你不要再骚扰她了。”对方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杨博立马断定这是犯罪嫌疑人,并当即拆穿对方身份。“当心你的小命!你等着,马上来收拾你!”对方气急败坏,对杨博破口大骂后挂断了电话。

    挂断电话后,杨博的手机被一个显示来电为上海的号码,连续不断地拨打。杨博意识到可能被对方使用了“呼死你”软件,然后打开手机飞行模式,将该号码拉黑。

    C

    否认被骗未报案,

    两天后才称被骗1.3万

    12点55分,躲过“呼死你”,杨博的手机能正常使用后,他再次拨打陈女士手机,依然在通话中。杨博推断,自己的手机号应该是陈女士提供给嫌疑人的,便向陈女士发出第三条短信:我在喊你不要转钱,对方想方设法喊你转钱,你居然不相信我!去相信嫌疑人!

    下午3时许,安岳警方传来好消息,已经找到陈女士父母。但是,陈女士父母反馈称,他们也不知道女儿去向,而且电话也打不通。

    12月17日,早上9时许,安岳当地警方再次与陈女士父亲联系,对方称陈女士17日早晨回到家中,但不愿说前一天到底遭遇了什么。

    12月19日,资阳警方一名女工作人员在回访陈女士时,陈女士才表示,16日下午6时许,被“上海警方”电话“调查”近7小时后,她在宾馆附近的一家ATM机上,向对方账号汇了13000元,即对方所谓的取保候审保证金。

    陈女士告诉资阳警方,汇款13000元后,对方继续游说,让她继续找亲戚和朋友借款,要汇够5万元才不会被拘捕。电话一直折腾到次日凌晨,陈女士一直表示自己真的再也筹不到钱,想回家了,对方才罢休。

    陈女士也表示,她在接电话过程中,看到了杨博警官的短信,但她完全搞不清真假了。她将警方发的短信告诉对方后,对方告诉她发短信的是骗子,让她提供短信内容和电话号码,他们介入调查。

    避免被骗其实不难

    今年1月,四川省成立了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资阳刑警支队今年接到20余起电信诈骗案件,其中有资阳籍受害者在西安、成都等地务工,均被成功劝阻,未让当事人受到经济损失。

    可惜陈女士承认被骗时,已经错过了ATM24小时内可以追回汇款的黄金时间。陈女士遭遇的骗局,已经是警方和媒体多次公开提醒的老骗局,但她还是上了当。

    其实,该骗局的漏洞很明显。警方调查询问,一般都是面对面进行,不会让当事人单独开房,或者电话遥控其找僻静地方。警方也不会要求转账汇款。当事人要辨别电话中的“警方”很简单,一是立即拨打110核实,二是前往附近派出所核实。■来源:人民网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E1版:头版
   第E2版:最头条
   第E3版:新健康
   第E4版:财视野
   第E5版:消费经
   第E6版:消费经
   第E7版:体育观
   第E8版:娱乐圈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都市声音
   第A3版:深度解读
   第A4版:深度解读
   第A5版:要闻·时政
   第A6版:要闻·民生
   第A7版:要闻·科教卫
   第A8版:广告
   第A9版:特别报道
   第A10版:三湘都市报年终盘点系列报道
   第A11版:经济·消费
   第A12版:经济·金融
   第A13版:时事纵横
   第A14版:寰球风云
   第A15版:文体看台
   第A16版:广告
真警察劝阻仍执迷不悟
女子向假警察转款1.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