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E5版:财视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E1版
头版

第E2版
最头条

第E3版
新健康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6年09月3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人均储蓄超4万元,世界第三
那么有钱为什么还不敢花?

    2015年,中国人均储蓄率46%,高居世界第三

    关注三湘都市报微信看E报。

    国际排名而言,中国的国民储蓄率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一直居世界前列,并且长期位列第一。2005年,中国储蓄率高达51%,而全球平均储蓄率仅19.7%。2015年,中国储蓄率的最新数据是46%。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美国中央情报局2015年度《世界概况》显示,中国收入储蓄水平排世界第三,仅次于中东石油出口国卡塔尔和科威特。

    但是这种高储蓄率的说法与大家的生活经验显得格格不入:没有多少钱可存,普通白领多都是“月光族”,金领银领也为每个月的按揭贷款焦头烂额。那么,中国的高储蓄率是否意味着居民有钱不想花?

    储蓄率高并不等于居民储蓄多

    国民储蓄分三个部分:居民储蓄、企业储蓄、政府储蓄,其中居民储蓄代表个人(家庭)的储蓄水平。

    长期以来,舆论普遍认为高储蓄率源于中国百姓爱存钱的习俗。然而,事实证明这种认识有很大偏差。实际上,近十几年来,中国国民的高储蓄率中,有很大一部分并不是源自普通人的钱袋,而是源自政府和企业的储蓄。来自国际清算局的数据就显示,在2000年到2008年间,中国国民总储蓄增长中有80%源于政府及公司部门,并非来自家庭。

    统计显示,从1992年到2012年,中国国民储蓄率从35%升到了59%,其中,政府储蓄率和企业储蓄率翻了一番,但居民储蓄率总体却没有变,1992年为20%,2012年依然是20%。

    金融业宏观分析师王涵表示,与其余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企业部门的储蓄占比明显较高,截止到2015年底,中国企业部门存款余额占GDP的64%,而美国和日本均不足15%。因此,中国接近50%的国民储蓄率有企业部门的重要贡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也表示,一般国家都以居民储蓄为首,然后是企业储蓄、政府储蓄,而中国的储蓄结构却刚好相反。

    中国居民储蓄多来自高收入家庭

    数据显示,2015年一年,中国的居民新增储蓄的存款就超过了4万亿人民币,2008年以来,中国的居民储蓄累计增加了35万亿元。

    按照统计局最新公布的全国总人口13.7亿计算,我国居民人均存款已经达到40291元人民币,首次突破4万元大关。然而,收入差距使不少中国人仍然无钱可存。那么,人均4万的居民储蓄来自谁?

    西南财经大学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曾对8000多户中国家庭进行调查,并发布《2015中国家庭金融报告》。报告指出:

    从储蓄的分布来看,家庭储蓄分布极为不均。55%的家庭没有或几乎没有储蓄,而收入最高的10%的家庭储蓄率为60.6%,储蓄金额占当年总储蓄的74.9%。收入最高的5%的家庭储蓄率为69.02%,储蓄金额占当年总储蓄的61.6%。

    也就是说,中国家庭储蓄主要集中在高收入家庭。

    统计显示,高净值家庭主要居住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和江苏。而这几个地方都是近年来资金存量排名靠前的省市。

    此外,不同家庭之间收入和消费的差距非常明显,样本前1%的高净值家庭人均收入75.6万元,储蓄率高达67.5%。而普通家庭人均收入6.2万元,总消费4.6万元,储蓄率25.8%。可见普通家庭真正拥有的钱并不多。

    收入增长慢、社会保障不充分

    《经合组织观察家》(the OECD Observer)上的一篇文章这样分析中国人花钱的谨慎态度:中国的高储蓄率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积谷防饥”的“预防性储蓄“。多数人存钱不是不想花,而是不敢花。

    中国高储蓄的根本原因不是广大民众没有足够的消费动机,而是广大民众没有足够的收入。正如吴敬琏所言:

    普通劳动者家庭收入增长缓慢,内需不足,社会保障不充分和预期不稳定等,都使居民非常看重储蓄。

    然而,我国的买房费用、子女教育费用、养老费用等却一路飙升。

    在中国,对很多结了婚有了子女的人来说,子女的教育费用必须要提前攒,而且得尽早攒。孩子生下来就要有奶粉钱、尿布钱,从上幼儿园到大学又得烧一大笔教育钱。

    买房也需要一笔不小的积蓄。据研究显示美国人买房不需要太长时间,迈阿密需要4年,纽约需要5.7年,洛杉矶需要5.9年。而如今高昂的房价,让大部分中国人都必须节衣缩食一辈子才能买得起一套房。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称,国民储蓄率偏高的核心因素之一是中国社保体系不够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人们的“不安全感”,促使他们更多地存钱。

    另外,中国居民投资机会少,进一步提高了储蓄率。

    当然,这些年来情况已开始在发生变化。《安联全球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家庭的分散投资进程正在继续,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已越来越注重绩效,把资产从低收益的储蓄账户转向高收益的银行和理财产品。

    总之,“有钱不花”、“没钱可花”和“有钱也不敢花”都是中国高储蓄率下存在的现实情况。而对国人来说,“有钱不花”显然不是主流。

    ■据《每日经济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E1版:头版
   第E2版:最头条
   第E3版:新健康
   第E4版:消费经
   第E5版:财视野
   第E6版:深水娱
   第E7版:体育观
   第E8版:长征赞歌
   第A1版:头版
   第A2版:都市声音
   第A3版:广告
   第A4版:要闻·时政
   第A5版:要闻·时政
   第A6版:要闻·民生
   第A7版:特别报道
   第A8版:要闻·民生/科教卫
   第A9版:市州新闻
   第A10版:经济·消费
   第A11版:经济·行业
   第A12版:经济·金融
   第A13版:专题
   第A14版:移动周刊
   第A15版:时事纵横
   第A16版:文体看台
我国人均储蓄超4万元,世界第三
那么有钱为什么还不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