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E8版:长征赞歌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E1版
头版

第E2版
里约大冒险

第E3版
里约大冒险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6年08月1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门口挂盏灯,照路好行军
贺龙爱女出生18天就上“万里征途”

    红二、六军团领导人合影。

    扫一扫,听歌曲《门口挂盏灯》。

    关注三湘都市报微信看E报。

    这首当年流传在湘西桑植的民歌,如今别说会唱的人不多,可能听都没有听过,但她确实是首唱给出发长征的二、六军团红军战士的歌。

    ■记者  吴岱霞   实习生   周莉  林珍

    《门口挂盏灯》

    睡到那半夜过,门口在过兵;

    婆婆坐起来,侧着耳朵听;

    不要茶水喝,又不喊百姓;

    只听脚板儿响,不见人作声;

    大家不要怕,这是贺龙军;

    红军多辛苦,全是为穷人;

    媳妇快起来,门口挂盏灯;

    照在大路上,同志好行军。

    [背后故事]

    贺龙离开湘西出发长征

    百姓唱起“门口挂盏灯”

    [背后故事]

    贺龙离开湘西出发长征

    百姓唱起“门口挂盏灯”

    记者了解到,在红二、六军团出发长征50周年之际,湖南日报老记者吴兆麟曾前往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地桑植县刘家坪、瑞塔铺采访,他告诉记者,当年,他在这两个地方采访时听到了许多有关根据地人民支持红军战略转移的动人故事。其中就听到了这首真实反映红军长征出发场景的《门口挂盏灯》。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家刘镇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在湖南境内,当年有红军活动的地区有湘西、攸县、桂阳这些地方,除了湘西地区流传有长征歌曲外,在别的地方基本没有发现。这首《门口挂盏灯》正是贺龙的红二、六军团离开湘西出发长征时,在百姓中流传的歌曲。”

    当时,贺龙、萧克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的工农红军与桑植人民鱼水相依,血肉相连,留下了许多动人事迹。《门口挂盏灯》 这首桑植民歌目前珍藏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红二、六军团政治部旧址纪念馆内。这首歌,通俗易懂的歌词,琅琅上口,言简意赅,抒发了革命时期桑植县军爱民,民拥军的质朴情怀。

    [昔日故事]

    铁匠躲进深山赶制“铁脚码”

    临别时萧克向他敬酒致意

    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人物研究处处长朱伯林介绍:1935年10月,蒋介石调集20万重兵向湘鄂川黔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围剿”,红二、六军团决定主动实行战略转移。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1.7万余人从湖南桑植刘家坪的干田坝和瑞塔铺的枫树塔开始长征。

    当年湖南日报记者吴兆麟将他采访红二、六军团出发地的见闻写成了《回看铁流奔涌处》的通讯,发表在1986年1月14日的《湖南日报》上。记者查到了这篇稿件,描述的正是那段历史:“在刘家坪,瑞塔铺四天短暂的采访中,我们听到了很多有关根据地人民支持红军实现战略转移的动人故事。出发前的那些日子,这里的群众都忙开了。有的为了部队疏散伤员,制单架,抬担架;有的宁可自己挨饿,也要省下糊口度日的粮食,塞满红军的干粮袋;有的则忙着为红军打草鞋。”

    稿件中还描写了这样两个故事:“瑞塔铺场边一位名叫杨才生的铁匠,担心红军天雨路滑,便携带工具、风箱,躲进深山,为红军赶制三百双套草鞋的“铁脚码”。为感激这位铁匠的盛情,萧克同志在临别时,请他到部队作客,向他敬酒致意,许多穷苦百姓还特意赶来,将自己的亲人送到部队当红军。一个年仅十三岁的穷苦孩子熊金成,执意要随军行动,他一级找一级,最后找到王震同志,才遂了自己的心意。像这样仅龙山、桑植两县赶来当红军的就编成了一个团。”

    而后11月20日到11月21日,红二、六军团先后抢渡澧、沅二水。渡过沅江后,按照原定计划,分兵三路,直取湘中:右路由贺龙率军分会和红4、红5师8000余人向辰溪、溆浦、泸溪进军;中路由任弼时率红二军团部、红军学校和红6师,向溆浦进军;左路由萧克、王震率红六军团部和红16、红17师东渡资水,向新化、蓝田、冷水江进军。在湘中地区红二、六军团扩红8000余人,并建立几十支抗日游击队和多个苏维埃政权和抗日组织。

    面对敌人重兵分路进逼的态势,红二、六军团决定退出湘中,向贵州石阡、镇远、黄平地区转移。为迷惑敌人,部队从溆浦附近柳溪出发,向东南急进,作出再渡资水的姿态,吸引全部追击之敌。12月21日进至湘南高沙市、洞口地区,突然掉头西进,挺进黔东。24日经绥宁、洪江间的竹舟口渡过巫水。至月底,红二、六军团到达芷江以西的冷水铺地区,把尾追的敌人全部甩掉。

    1936年1月2日、3日,红军相继占领晃县、龙溪口和波州等地。便水战斗后,红二、六军团于9日至12日先后从容转移,进占江口、石阡城,完成了战略转移任务。

    [湖南人的长征]

    娃娃贺捷生的长征

    朱伯林介绍说,在红军长征过程中,涌现了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其中最小红军参加长征就是其中之一:

    这支浩浩荡荡的长征队伍中,就包括出生仅18天的贺龙的女儿贺捷生,她也是长征出发时队伍中年龄最小的。出发前,贺龙叮嘱妻子蹇先任一定要照管好女儿,特别是过封锁线时,宁可让孩子憋死闷死,也不能让她哭出声,否则一旦暴露目标,便可能遭到敌人疯狂的围追以致全军覆没。

    贺龙又交给妻子两枚手榴弹,告诉她:你们母女俩一旦被敌人包围无法脱身,就引爆它们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不要因被俘而有辱红军的军威。妻子含泪默默答应了。长征途中,部队常常从敌人的鼻子底下通过,前面传来命令要安静。为了防止小捷生过封锁线时哭闹暴露目标,蹇先任就用布带把她紧紧捆在胸前,再用衣服包住头。有时包得太紧或捂得太久,打开一看,孩子的脸都成紫茄子色了。有一天,妈妈病倒了,只好把她交给她父亲。贺龙把女儿裹在怀里指挥战斗,孩子是何时从怀抱里掉出去的他也不知道。万幸的是这个婴儿被拉在后面的伤兵捡到了。小捷生的命真大,襁褓中的小生命就这样顽强地跟随长征一步一步走下来。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E1版:头版
   第E2版:里约大冒险
   第E3版:里约大冒险
   第E4版:最头条
   第E5版:新热点
   第E6版:财视野
   第E7版:消费经
   第E8版:长征赞歌
   第A1版:头版
   第A2版:都市声音/要闻
   第A3版:深度解读
   第A4版:经济观察
   第A5版:要闻·时政
   第A6版:要闻·科教卫
   第A7版:要闻·民生
   第A8版:要闻·民生
   第A9版:市州新闻
   第A10版:经济·行业
   第A11版:经济·操盘
   第A12版:经济·金融
   第A13版:中国纵横
   第A14版:寰球风云
   第A15版:里约大冒险
   第A16版:广告
门口挂盏灯,照路好行军
贺龙爱女出生18天就上“万里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