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老人跌倒在路边,要不要扶?这个问题曾一度成为社会争议的焦点。在青岛,政府买单,统一为60岁以上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给全市约161万老年人送上一份保障。
曾几何时,老人倒地不敢扶,俨然成为一道尴尬难言的社会景观。有人谴责社会道德滑坡,也有人在反思社会现象背后的制度性根源。现代社会也是风险社会,老人跌倒是风险,扶老人,难辨是非与责任,也有风险,从一般的道德水平而言,常人很少情愿背负起别人的风险而加大自身的风险。因此,不敢扶老人,起决定性作用的,并非道德素质普遍下降,而是经济理性人的自然反应。而在青岛,一份意外伤害保险的保障,似乎为此难题送上了一道可以选择的答案。
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分析结果,其实更能突破纠结模糊的道德表象,而直达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据青岛市疾控中心的统计,2014年青岛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受伤害事件共有1.33万例,其中意外伤害占95%,伤害原因居首位的是跌倒或坠落,占到40%,其次为车祸,占21%。由此数据可以看出,实际上,无论“扶不扶老人”,老年人的意外伤害事件,不是给家庭经济增加了负担,就是给社会基本保障造成了压力,其中的风险要比偶发个案中的个人所承担的风险大得多。
找准了问题症结,一份惠及全市老年人的意外伤害保险理所当然地呼之而出。这份保单,虽说是政府买单,却是市场化的手段,既让商业保险分散与分担了基本社会保障的压力,也可以藉此通过专业化的方式,消除老人意外伤害事件中蕴含的两种道德风险。一是路人有过失,本应承担的责任,却因怕扯皮,有社会保险的老人,一概自担责任,将后果全部交由社会公共保障承担;二是所谓的老人“讹人”,本身属于意外伤害,却因为没有保障和保险,将好心扶起自己的路人当做“救命稻草”,纠缠不放,继而产生“老人跌倒,无人敢扶”的社会效应。
所以说,青岛政府买单的一份意外保险,看似“大手笔”,却有着彰显社会管理智慧的“小精明”:通过公开招标,每份保险每年每人的保费只有20元,花费并不算多,但营造出了一个多赢的利益格局。既体现出了政府对全市老年人的普遍关爱和尊重,又提高了社会基本保障的效能,更通过制度性的保障,从根源上消除了“不敢扶老人”的社会心结。虽说不必都要照搬青岛模式,但学习青岛发现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无疑是有益的。
■本报评论员 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