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点点防备,你就这样出现在我的世界里,带给我惊喜。”
网约车新政28日正式出炉,网约车不仅获得合法化身份,也获得超过预期的市场宽容度。相比近10个月前被称为“石器时代”的征求意见稿,新政回到了“互联网+”时代。
那些被认为可能扼杀创新的保守倾向,得到了很大限度的纠正和回拨。首先,网约车的性质定位“预约出租客运”,取消八年报废规定。同时网约车可以接入多个平台,司机和平台的劳动合同形式可以多样,这便打消了私家车进入网约车行业的后顾之忧。其次,网约车的数量和价格管制也大大放松,前者不做原则规定,后者以市场化定价为主,保持竞争态势。
以上两点基本上锁定了创新收益,人们不用担心网约车沦为传统出租车第二。在新的出租车市场里,水已经被吹皱,而且“依法吹皱”。
创新必然带来对秩序的冲击,带来对利益格局的调整,这也是为什么前者被熊彼特定义为“创造性破坏”。消费者在享受网约车效率的同时,也要承受市场草创时期网约车的“野蛮”,包括门槛降低后不可控的服务和安全。新政虽然给了网约车一个舒适环境,但补贴难以继续的网约车公司不要贪图舒适,消费者对“野蛮”不会一直容忍下去。改革和创新从来不是合家欢和大团圆,虽然从长期来看整体大幅受益,但短期必有失意者,政策需要在其他方面对冲。
李彦宏说,互联网是上天赐给中国的一个机会。当互联网和传统产业融合的时候,会诞生一批新的公司。这些新公司不仅是时间意义上的“新”,更代表着新思维和新模式,代表着增量对存量的革故鼎新意味。网约车是上天赐给中国的礼物,在它出现之前,人们对沉闷的出租车市场一筹莫展,在它出现之后,人们看到解决“打车难”问题的希望。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复杂博弈,在出租车市场表现得淋漓尽致:创新和资本加持的网约车公司、在管制尺度上游移的权力部门、作为既得利益者的出租车公司、“苦秦久矣”的消费者,以及愤怒且规模庞大的出租车司机。既要实现平衡各方的“大妥协”,也要放创新一条生路,着实考验着改革者的勇气、意志和智慧。正因为如此,特别是考虑到供给侧改革在不少领域的胶着,网约车新政虽仍有遗憾,但它所体现的创新担当,值得一次热情澎湃的点赞。
据说中国由此成为世界第一个网约车合法化的国家。弯道超车靠创新,这一次我们走在前面,希望还可以有更多。一个不畏惧变革和创新的国家,一个对权力和管制保持克制的国家,始终站在时间的一边。■据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