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晓波
读金融界名人传记的时候发现,很多出色的投资人都曾经做过一份相同的兼职——高尔夫俱乐部的球童,今天就来说说三位“前球童”的故事。读完之后你会发现,当你想成为一个领域的高手,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入到一个高手聚集的群体中,即便你不是一位真正的成员,你也能受益颇丰。
第一位是雷·达利奥(Ray Dalio),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的创始人。他从12岁开始,就在高尔夫俱乐部当球童,俱乐部会员中正好有不少华尔街投资人。当时正值1960年代,是美国股市的繁荣年代,每个人都沉浸于金融市场的赚钱效应中。偶尔,球童们还能从这些金融界的大亨们口中得到股票的信息。年少的达利奥对股市有了最初的概念。他根据自己的理解,投资了人生第一个股票——美国东北航空公司,不久后这家正值要破产的公司被另一家公司收购,股价翻了三倍。
这是做球童的第一重境界,它和最新、最敏感的市场信息在一起。
第二位是彼得·林奇(Peter Lynch),历史上最牛的几位共同基金管理人之一。他1977年接手管理麦哲伦基金,到1990年,13年的年复合平均收益率达29%,同时期全球第一,涨了近30倍。同一期间,他统治下的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从1800万美元提升至140亿美元,为当时世界之最。
彼得·林奇对于股市的第一堂课,也是在高尔夫俱乐部里完成的。他原本家境富足,但10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家庭收不抵支。林奇也从私立学校转入公立学校,并在高尔夫球场找了一份球童的工作,半工半读。
二战之后的五六十年代,适逢美国证券市场改革前夕,机构逐步取代个人成为了美国股市的主力。林奇所在高尔夫俱乐部中,有不少证券机构从业人员和投资人,耳濡目染之下,林奇建立了对股市的认知。数年之后,林奇进入了波士顿学院,毕业后直接进入了基金行业,最终成为了最好的基金管理人。
这是做球童的第二重境界,它和最前沿的投资价值观在一起。
第三位和股神巴菲特有关,虽然巴菲特也做过高尔夫球童,但这第三位球童并不是他,而是巴菲特在2002年致股东信讲到的一位棒球球童。
他说在管理上,有一位偶像是叫做埃迪·贝内特(Eddie Bennett),是一位棒球球童。1919年,贝内特年仅19岁,在芝加哥白袜队开始做球童,那年白袜队打进了世界大赛。次年,贝内特跳槽到布鲁克林道奇队,结果道奇队在世界大赛中赢得亚军。这位球童似乎嗅出苗头不对,再次改换门庭,1921年来到纽约扬基队,扬基队夺得美联冠军。埃迪·贝内特从此安心待在扬基队,此后7年,扬基队多次夺魁。
巴菲特这样描述他:可能有人会问,这跟管理有什么关系?要想成为赢家,就要与大赢家在一起。例如,1927年扬基队赢得世界大赛1/8决赛,当时传奇巨星Ruth和Gehrig也在队中,埃迪只干了4天就得到700美元的奖金,大约相当于其他球童整整一年的收入。
巴菲特的举例写出了一个最朴素的原理,就如我们所说的“抱大腿”,也是我们所说的“要想成为富人,那你再穷,也要和有钱人在一起”。
这是做球童的第三重境界,它和成为赢家的参与机会在一起。
(注:编者对本文略作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