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E2版:最头条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E1版
头版

第E2版
最头条

第E3版
新健康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6年07月2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职业打假惊人内幕!自带假货调包正品
名企每年发数十万“封口费”

    关注三湘都市报微信看E报。

    新消法本意是让商家更好地服务消费者,但是现在却被某些职业打假人钻了空子,反倒成了他们发家致富的“杀手锏”。

    在合法的职业打假行为之外,采用调包、自带假货等非法方式进行敲诈的事件屡见不鲜,一些恶意打假者摇身一变成“打假英雄”向店主勒索……这些人太会玩了。

    恶意调包敲诈,“打假”套路太深

    调包香烟是打假中最常见的套路:“打假者”走进超市,指名购买某种品牌香烟,趁店主转身找钱时,从怀里掏出一模一样的烟,迅速调换。

    一起造假打假事件就这样悄然酝酿。调包者正是“职业打假人”。他们专门拿假货调包商家的真货,隔天再从商家找出假货,然后以合法打假的名义进行敲诈。

    这种恶意打假现象,在小超市内时有发生,而且屡试不爽。因为惧怕被举报后面临数万元的罚款,一些小超市店主会老老实实地赔钱私了,少则赔数百元,多则数千元。

    根据目前的法律法规,发现过期产品,不足500元按500元赔偿,只要找出一点毛病,都是500元起。如果是食品,则是10倍于价格的赔偿金。

    据介绍,打假者有着专业的组织和团队,并善于寻找空子。在团队内部,每个人会做好分工,有人专门负责进超市购买问题产品,有人专门负责投诉。业务范围也渐渐从超市打假转向电商打假。

    打假人被商家“包养”,

    每年坐收数十万封口费

    陈陆是个有十年经验的职业打假人。他的打假团队深知敲诈和索赔的界限在哪儿。“只要是双方协商同意的情况下,要多少钱都不算违法。”被举报方一般都看重品牌声誉,会顺利赔偿打假人。

    业内比较知名的打假人,通常会被厂家雇佣为保护人。陈陆透露,他的打假团队就曾被国内某大型制衣企业“包养”,每年发放红包,红包数额从数万元至数十万元不等,除现金外还会奖励汽车。如果遇到其他打假人打到了他保护的企业,则由他出面协调,帮厂家解决麻烦,“打假人这行圈子都很小,是谁做的很快就能打听到。”

    不过,这种看似正常的雇佣关系,却带有浓厚的“封口费”性质。陈陆透露,甚至有知名企业为安抚他,以百万级现金形式入股他的公司,目的就是不被“起诉”。

      延伸阅读

      “恶意打假”手段多

    1  调包商品

    将事先准备好的假货或问题产品与超市同款商品对换,然后找机会购买“假货”并索赔。

     2  恶意隐藏

    到超市里寻找快过期商品,找到后藏到犄角旮旯,过几天,产品一过期,再把它拿出来。不少超市因为货品众多,很难监控到产品被人恶意藏起来的商品,并因此中招。

     3  将过期食品

    带入超市

    将事先准备好的过期食品带入超市,并“现场购买”现场举报,这种一般发生在生鲜和散装食品区域。

      4 抠掉生产日期

    有些产品的生产日期印得比较淡,一些打假者就会把这些墨印给抹去,以此索赔。还有些产品生产日期印在外包装粘着的不干胶条上,只要将不干胶条撕掉就可以举报了。

    连线

    人物

    职业打假人年入六百万

    这些年,职业打假人已成为一个行业。打假者王海有四个打假公司,他透露,一年的打假成本在400万左右,总索赔额理论上有1000万。他已打算加大投资,决定买1000万假货。在他看来,打假和正义无关,赚了钱才能更高尚。因为生意红火,他的打假业务还有30万元的“起步价”。在业内人士看来,打假看似简单,但有时和敲诈只有一步之遥,索赔时必须掌握好赔偿的度和用语,稍有不慎就会因敲诈勒索罪入狱。

     案 例

     “打假”不慎,倒贴两千

    打假人李某曾在某超市购买一块黄油,认定黄油已过保质期并向超市索赔,但李某却将购物小票中加盖的“购物时已确认商品未过保质期”印章部分裁掉。举报立案后,法院审理并裁定,支持李某索赔1000元,但李某裁掉一部分小票的行为属于篡改证据,故对李某罚款3000元。主审法官表示,目前职业打假圈中存在一些不良风气,虽然法律支持职业打假人的行为,但还是希望他们能采取正当行为维权。

    新 政

    职业打假将不再受消法保护?

    面对市面上存在的打假维权乱象,日前工商总局发布征求意见对消法的适用对象进行重新界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营利为目的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行为将不受消法的保护。业内人士分析称,这一规定明显有针对性,针对的就是职业打假。如果条例认定职业打假是“以营利为目的”,这将是对消费者维权毁灭性的打击。“没有了消法的保护,就像没有牙的老虎,消费维权将会难上加难。”

    ■综合新京报、沈阳晚报、北京晨报、京华时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E1版:头版
   第E2版:最头条
   第E3版:新健康
   第E4版:财视野
   第E5版:财视野
   第E6版:娱乐圈
   第E7版:体育观
   第E8版:最科学
   第A1版:头版
   第A2版:经济观察
   第A3版:利群阳光助学直通车
   第A4版:都市声音/要闻
   第A5版:烤验
   第A6版:烤验
   第A7版:要闻·时政
   第A8版:要闻·民生
   第A9版:要闻·科教卫
   第A10版:市州新闻
   第A11版:经济·行业
   第A12版:经济·热点
   第A13版:经济·消费
   第A14版:中国纵横
   第A15版:寰球风云
   第A16版:文体看台
职业打假惊人内幕!自带假货调包正品
名企每年发数十万“封口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