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E6版:大茶视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E1版
头版

第E2版
大茶视界

第E3版
大茶视界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6年06月1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借势张家界旅游名片
三合镇做大做强茶产业

    编者按

    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产茶县,构成了中国茶业的起源。如何做大地方茶产业?是我们当下要思考的问题。为此,《大茶视界》深入产茶县,观察茶农、茶企生存状态,并与专家学者们一同探讨如何做大做强地方茶产业。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不少产茶县处于贫困地区,在国家精准扶贫的当下,关注地方产茶县也显得更有意义。

    “一天140元,工作八九个小时,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6月7日,张家界慈利县三合镇某茶业加工基地,当地村民老唐边翻着茶叶边乐呵呵地说。

    此前,50多岁的他曾在外打工多年。老唐说,那些年,活很累,钱难赚。

    近年来,三合镇大力发展茶产业。除了向国家要技术、要支持之外, 该镇还依托张家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积极“引进来、走出去”,开发茶旅经济。茶产业已成为这里的支柱产业。

    【特色】

    优质茶叶引30多家茶企布局

    崔平平在海南某大学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茶人的儿子,2011年毕业后,他回到了家乡。“父母年纪大了,我也想通过自己创业,带动家人和更多的茶农改变生活。”崔平平说。

    如今,崔平平的梦想已然照进现实。2011年之前,父母两人种茶、采茶,几亩茶园,年收入不到5万元;如今他们家发展茶园500亩左右,长期雇佣工约二十人,年收入百万元。

    而通过他流转土地,不少茶农也有了固定收入,还能在茶叶采摘加工季赚点零花钱。

    “土地租金每亩380元一年,加上采茶100元每天,一个月也能挣个两三千,比以前土地荒废、收入不稳定好多了。”雨拍打着地面,在家门口抽着烟的茶农洪先生说。这样的情况在三合镇不胜枚举。目前,三合镇茶叶主要分布在关岩、牧羊冲、茶马、三合口等10个村,约有茶农14000人,茶园面积3.2万亩,其中优质高产扦茶8000亩。

    “三合镇天生具有得天独后的地理位置,海拔高、雾气重、温差大,再加上茶叶基地实行生态化,实施病虫无害化防治技术,增施有机复合肥等,这里的茶叶品质很高。”张家界市茶业协会会长卓尚渊表示。

    为此,除政府规划的9个茶叶专业合作社之外,当地还涌现出大小茶厂30余家。三合镇镇长颜波介绍,2015年全镇产茶3万担,产值2000万元。

    【短板】

    缺少龙头企业和叫得响的品牌

    30多家大大小小的茶企虽然带动当地茶业欣欣向荣、蓬勃发展,但背后也有不少问题。

    “产品怎么做、要做多大规模、到底做什么,心里没谱。安化黑茶、石门绿茶……主产茶县都有主打茶叶和品牌,我们现在主要是代加工,没有品牌,不占优势。”张家界湘西红富硒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唐龙无奈地表示。

    对此,颜波直言,企业散小弱,发展后劲不足,缺少具有行业影响和产业示范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多数茶厂结构类同、销售价格低、利润薄、资金不充足、勉强维持经营、无力扩大再生产等是当下三合镇茶产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他表示,加之茶园经营分散,不利于新增和技改,发展科技种茶。

    “市场好的时候一窝蜂进入,进来后很多小厂或者个体户发现搞不到钱,又走不出去。”张家界绿豪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景双忧心地说。

    三合镇产业办主任黎思海介绍,当地制作出的毛茶普遍为安化黑茶市场提供原材料,造成该镇茶企业存货增多,回收资金困难。

    【突围】

    技术帮扶外,找外援出谋划策

    针对茶企的难点、茶农的痛点,张家界各界人士也在想办法突围。

    颜波表示,目前镇政府和县农业主管部门正在向省里申请国家对三合茶叶区的科技对口综合改造项目,并逐步组织实施。同时,他表示,要加快当地现代化茶园建设,建立健全茶园经营权流转制度,推广使用良性品种,改扩建标准化茶园。“计划在五年内,全镇茶叶生产面积达到5万亩,打造山区特色产业镇,使茶叶产业成为农民脱贫奔小康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张家界作为一张享誉国内外的旅游名片,每年接待各地游客5000多万人次,这也是我们可以利用的,不仅可以打造旅游者买得起、有旅游纪念意义的茶产品投入景区、酒店等地,还要做好平台建设。”卓尚渊说。他表示,张家界将打造一个武陵山珍馆作为大卖场,展示、出售当地山珍,包括茶叶。 ■记者  杨迪

    取经

    发挥匠人精神

    做好资源型平台

    6月6日-8日,湖南省茶业协会顾问伍志球、湖南大茶视界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刘健、湖南浩茗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昌智才一行,受邀来到三合镇,与当地主管部门及9家当地较大茶企共聚一堂,为三合镇“引进来、走出去”出谋划策。

    伍志球表示,这里有好山好水好茶,却缺技术和市场,导致茶农收益偏低,但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一定不能为了利益而不顾品质打农药,打农药是自己消灭自己。

    “互联网正在改变传统茶业,名优茶高端消费市场减弱,企业、农民必须抱团发展,持续渐进地走品牌自主创新之路,同时坚守茶叶品质,从源头上拒绝农药残留,同时发挥加工制造业的匠人精神。”刘健说。他认为,张家界的环境和地理位置是其他产茶区复制不出的,所以利用好这里的优势,可以开发三款茶,打造大众化消费黑茶、拥有庞大消费市场的中端红茶以及适合旅行者的大众化消费绿茶。

    昌智才对此表示认同,他表示,没有品牌、茶企各自为政,这是乡镇一级茶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像安化黑茶一样突围而出,必定是要投入无法计算的资金、人力的。目前茶叶有市场、加工平台、资源三个制高点,三合镇作为资源型平台,要认准自己的优势。“不要盲目发展,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分几步走,利用现有茶园面积,做生态茶园。”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E1版:头版
   第E2版:大茶视界
   第E3版:大茶视界
   第E4版:大茶视界
   第E5版:大茶视界
   第E6版:大茶视界
   第E7版:大茶视界
   第E8版:大茶视界
   第E9版:大茶视界
   第E10版:大茶视界
   第E11版:大茶视界
   第E12版:大茶视界
   第E13版:大茶视界
   第E14版:大茶视界
   第E15版:大茶视界
   第E16版:大茶视界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经济观察
   第A4版:要闻·时政
   第A5版:要闻·时政
   第A6版:要闻·时政
   第A7版:要闻·科教卫
   第A8版:要闻·民生
   第A9版:市州新闻
   第A10版:经济·操盘
   第A11版:经济·消费
   第A12版:经济·消费
   第A13版:经济·热点
   第A14版:中国纵横
   第A15版:时事纵横
   第A16版:文体看台
借势张家界旅游名片
三合镇做大做强茶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