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E1版
头版

第E2版
最头条

第E3版
消息树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6年05月1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中建五局如何炼成盾构行业黑马

    5月10日,长沙地铁4号线溁湾镇站项目现场,中建五局盾构分公司总经理正在指导工作。记者 李健 摄

    ■记者  杨田风 通讯员 帅兵 靳晴

    再过十多天,一台印着中建五局标志的盾构机将在长沙地铁4号线东二环段始发,接下来的两年,中建五局还将陆续投入17台盾构机用于长沙地铁3、4、5号线的“掘洞”工作。这是五局盾构业务在深圳、南宁、徐州等外省地铁项目披荆斩棘、一路成名后,第一次回到“家门口”干活,“主场作战,有压力,更有动力,心中满满都是建设家乡的荣誉感。”中建五局盾构分公司总经理夏一夫笑着说道。

    从2013年购买第一台盾构,到2014年深圳地铁9号线率先洞通一战成名;在南宁地铁2号线一月三个盾构区间洞通,创造“南宁速度”;再到长沙3条地铁线的“盾构先锋”……短短四年,中建五局盾构分公司用行动力书写着行业黑马的神话,并为中建五局的结构转型、可持续发展立下了赫赫战功。

    首战成名:最难区间最先洞通

    2011年,中建五局捕捉到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巨大市场,开始发展轨道施工业务。深圳地铁9号线9104-2标是中建五局盾构业务的首秀,却也让五局在盾构施工领域一战成名。

    项目由深圳人民南车站、鹿丹村车站以及两段区间隧道组成,业内公认是“深圳地铁第一难”,极端地质段,盾构推进一环(1.5米),会遇到3种不同的地质。

    尽管前期准备充分,突发的状况还是让项目部措手不及:2014年7月的一天,盾构机刚推进20米左右,参数突然显示异常、推进速度减缓、出土明显减少……项目组分析后立马得出结论,“盾构掘进遇到了硬岩,刀具磨损严重,可行方案只有一个:带压换刀”,但它的危险性让业内共怵,气压过大过小都会给换刀者带来生命危险。项目组仔细分析了现场条件后,盾构工区材料设备部部长李正书主动请缨带队前往,在高压高热的难耐环境中工作了2个半小时后,最后成功换刀,对此,项目组自豪不已。  

    除了带压换刀,推进施工的过程中,各种考验、挑战、压力接踵而至:盾构长距离下穿3栋上世纪80年代民居楼,隧顶最近处离房子桩基仅34厘米;下穿广深铁路,地面要求零沉降;三次穿越“深圳最繁忙主干道”春风高架桥,须切削穿越桥梁桩基;近距离下穿正在营运的地铁1号线,两者间距垂直距离仅有1.8米,沉降不能超过1cm;两条隧道上下重叠部分278米,两者相距仅2m,且上覆地层为自稳性极差的流沙层……每一道难题都考验着五局盾构人的智慧与能力,一切最终迎刃而解。2015年3月30日凌晨3时,中建五局盾构施工区间顺利贯通。“在最难线路的最难区间,我们却实现了率先安全贯通。”想起那天的情景,夏一夫至今仍难抑激动。

    再创奇迹: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首战告捷,新市场接踵而来。2015年12月22日,中建五局盾构机进入南宁地铁西津工区出入段线的始发井,短短600米长的区间却集中了盾构施工三大难题:超浅埋,覆土最浅处仅1.9米;小半径转弯,盾构转弯半径只有350米,远远低于正常转弯的450米;大纵坡,盾构机出洞爬坡坡度达35.5‰,大大高于正常设计最大坡度的28‰;7间两层高的浅基础民房正好位于盾构机上方6米左右。评审组长、中铁八局高级工程师张建林坦言:这种情况非常少见,要顺利通过下穿房屋段几乎不可能。

    经过反复讨论,项目决定使用反压力法,将沙袋堆放在房屋内外的地面上,减少盾构掘进震动对地面的影响。

    5天后,盾构机正式进入下穿房屋段。项目班子24小时坚守施工一线,在房屋周围加密布设沉降监测点,对洞内、地面巡视监测;每天对盾构机设备和电瓶车进行巡检;时刻掌握施工数据变化,并总结分析;组织应急演练,模拟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和情况……一切都在有条不紊进行中。2016年1月4日,盾构机安全通过下穿房屋段,房屋最大沉降量仅8毫米,地面、商铺均没有产生任何裂缝。

    2016年3月15日上午11点18分,伴随着盾构刀盘缓缓破土而出,由中建五局隧道公司承建的南宁地铁2号线西津站至安吉综合基地出入段线区间右线实现顺利贯通。至此,出入段提前2个月双线安全贯通。

    再一次堪称完美的表现,为中建五局盾构业务赢得了业界名声和口碑,越来越多的业主单位主动抛出了橄榄枝,盾构分公司也逐步成长为中建五局基础设施业务的强大“后盾”。

    厚积薄发:创新、管理“四两拨千斤”

    年轻的五局盾构团队,一炮走红的背后其实是扎实的步伐所迸发出来的蓬勃生命力,而科研创新无疑是其核心竞争力的最直接体现。

    从深圳到南宁,五局盾构项目管理人员在积累施工经验的同时,掌握了包括气压进仓作业、重叠隧道、“钢套筒”接收、盾构切桩、富水圆砾地层中施工等关键技术。申报的《“先隧后站”的盾构过站施工工法》获批湖南省工法,并且还申报了多项科研课题,其中《穿越复杂地质条件下盾构法施工技术研究》经湖南省科技成果评价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另外,还形成了“城市中心区地下工程爆破技术创新研究”、“山地城市中心地区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安全建设关键技术”等10多项关键技术,获得专利23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21部省部级工法、2项国家级工法、7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业精于细而成于管”,夏一夫深谙企业发展之道,公司项目现场精细入微的管理,也成为同行竞相模仿的标杆。“我们的现场必须要求精细到极致的管理,生产、进度、安全、质量、成本等都有相应的量化指标”,分公司成立之初,夏一夫便举全公司各线条管理、技术人才之力,历时6个月,编制了一套5万字左右的《盾构分公司项目施工管理手册》,对盾构施工涉及的组织框架、材料设备管理、薪酬体系、激励与晋升机制、技术与施工管理等都进行了细致规定。在深圳地铁9号推行、验证,再经过反复修订后,最终在南宁地铁2号线的施工中得以宣贯落实,“短期内,虽然付出的成本更高,但减少了安全隐患,工程进度加快,从长远看,反而降低了成本。”

    与其他公司负责人不同,夏一夫每天要做的事就是跑现场,而完全不需要担心市场、也不用跑市场,“品质工程都是细节锻造出来的,现场会说话,自然而然就会带来市场。”夏一夫笑着说。

    链接

    探寻黑马成长的基因密码

    在盾结构行业里,4岁的中建五局盾构业务板块犹如婴孩,身上却蕴藏着无穷的能量,它能迅速走红并成为行业的新星,在业内看来,与中建五局本身的基因不无关系,“伟大的公司往往就赢在严谨的管理制度和强大的执行力上”,而人才又是企业发展的永动力。

    到目前为止,中建五局盾构分公司先后引进了37名成熟的技术管理人才,聚集的专业技术人才达到280人。在中建五局所有管理规定中,盾构公司区别与传统房建公司的最大一点,就是薪酬体系。以盾构操作手为例,他们是盾构机的灵魂,但劳动强度极大:每天12小时在42℃高温环境下工作,还需精神高度集中,时刻关注盾构参数变化,通过出土量、出渣情况对掘进地质进行研判,调度材料运输与工人进行管片安装……按照传统薪酬体系划分,盾构操作手不仅不能作为自有员工,待遇甚至比不上塔吊司机。2015年4月16日,中建五局董事长周勇到南宁地铁2号线亲自体验了盾构艰苦的施工环境后,当即要求:薪酬体系应该更倾向于一线员工,将他们的待遇提上来。

    除了工资、福利激励外,中建五局还建立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环境。“只要有能力,做出了成绩,在公司就能得到提升与重用。”中建五局隧道公司总经理黄毅翔如是说道,也正因为依托五局集团的优势,盾构公司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逐渐成长为盾构领域里的一支生力军。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E1版:头版
   第E2版:最头条
   第E3版:消息树
   第E4版:故事会
   第E5版:新健康
   第E6版:投资潮
   第E7版:消费经
   第E8版:财视野
   第E9版: 星关注
   第E10版:体育观
   第E11版:惊呆了
   第E12版:最科学
   第A1版:头版
   第A2版:都市声音/要闻
   第A3版:经济观察
   第A4版:要闻·时政
   第A5版:要闻·民生
   第A6版:广告
   第A7版:要闻·科教卫
   第A8版:特别报道
   第A9版:经济·金融
   第A10版:经济·热点
   第A11版:经济·操盘
   第A12版:经济·行业
   第A13版:经济·消费
   第A14版:中国纵横
   第A15版:寰球风云
   第A16版:文体看台
看中建五局如何炼成盾构行业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