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E2版:最头条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E1版
头版

第E2版
最头条

第E3版
消息树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6年03月3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年削尖脑袋“赴港生子”
如今他们肠子悔青

    由于教育体系和语言差异,“双非”孩子上学成了困扰家长的问题。 

    关注三湘都市报微信看E报。

    当年削尖脑袋抢到了香港的身份,谁能料到,换来的不是想象中的美好生活,相反,他们的孩子从五六岁起便要面对人生的艰辛与尴尬。

    “赴港生子”曾蕴含了年轻家长们的无限热望,然而剧本没有朝预设的方向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港出生的婴儿们到了上学的年纪,他们本应处在无忧无虑的童年,却早早尝到“边缘人”的滋味。

    幸福变辛酸

    “双非”婴儿前途未卜

    “去香港生孩子,说实话我现在很后悔。”再过一年多,深圳人曾娜(化名)在香港生下的女儿就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当下面临的尴尬是:跨境,孩子从六七岁起就得每天五小时耗在路上;不跨境,私立学校的学费承受不起,而且离家近的私立学校已经明确不收“双非”儿童,“今年过完年一家人都在愁这个事”。

    曾娜的烦恼不是个案。2001年,庄丰源案在香港终审判决,确立父母双方皆无香港居留权的中国内地居民在港所生子女可享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自此十年间超过20万“双非”婴儿在港出生;直到2012年4月和2013年1月,香港所有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分别无限期停止接收非香港本地孕妇预约分娩,内地孕妇赴港生子才被完全禁止。如今,即使是2012年最后一批出生的“双非”宝宝也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当初,父母为他们想尽办法获得的香港身份,让他们最先感受到的却是上学的艰辛与尴尬。

    5小时的上学路

    家住深圳,幼儿园在香港

    虽然是上幼儿园下午班,但家住深圳布吉的刘女士却每天9点就要开始准备女儿的上学事宜。经过多次“实验”计算,她总结了一条最优路径:10点从小区出发,换乘两次地铁耗时1.5个小时到达福田口岸,半小时等跨境保姆车、过关,再坐车半小时到达元朗幼儿园,刚好赶上一点钟第一堂课;全程来回五个小时,但好处是不会塞车、不会迟到。而自从3岁的女儿开始跨境念幼儿园后,刘女士便辞去了工作,“中午12点才能空下来,下午3点又要出发来关口接,没有公司会让你只工作三个小时。”

    每天上午11点,福田口岸几百平方米的大厅挤满了穿着幼儿园校服的孩子,他们都排队等待过关上学。大部分年龄小到话都说不连贯,有的正在吃家长喂的面包或饼干,“因为下午班幼儿园不提供午饭,我一般让孩子早上在家多吃点,书包里装点零食,晚上6点到家再吃。其实很担心她会发育不良。”保姆车马上到,刘女士慌忙把饼干收拾起来。

    语言、资质有差距

    难融入香港学校

    相比之下,家住西丽的肖女士比较“狠心”。她儿子不到七岁,但从三岁多起,便每天早上5点起床,赶到香港去上8点的早课。一家人也讨论过让孩子回来上学的问题,“但我们住的附近没有私立学校,南山的学校学费又太贵”。肖女士决定让孩子继续留在香港念小学。

    因为两个孩子在深港截然不同的教育体系内学习,功课上怎么帮孩子一直也困扰着肖女士。别的家庭一般大的可以辅导小的做功课,但弟弟因为是用繁体中文和英文,姐姐完全帮不上手;加上家里又不说粤语,儿子学校的老师多次提醒肖女士,孩子在沟通能力上与香港本地生相比还是有差距;香港小学阶段一般下午4点放学后都会有各种兴趣班,但儿子因为要赶跨境校车回深便参加不了,久而久之在香港也难以融入。

    家长心声

    想放弃香港身份

    却没有返回机制

    孩子的教育成为困扰家庭的最大问题,刘女士表示,“早知道这样,我说什么都不会去香港生的”。与刘女士的后悔一样,有不少家长表示,希望国家能够建立返回机制,如果孩子能回深圳公立学校接受义务教育,放弃香港身份也是愿意的。

    延伸阅读

    跨境生子,收益很远麻烦很近

    2013年,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热映,将赴美产子这一敏感话题搬上荧幕,并被网友戏称为“美国月子中心纪录片”。“从那时候开始,在中国飞美国的飞机上,经常会出现5个以上的中国孕妇。”胡娜(化名)回忆道。2013年末,利用一张旅游签证去了美国。这项耗时3个月、花费近20万元的“投资”,回报给她的是一个拥有美国护照的女儿。

    随着孩子长大,他们也面临着教育的问题。要么凭孩子的中国旅行证为孩子办理国内居住地的户口,取得中国国籍,享受九年制义务教育;要么继续让孩子持有美国护照而不办理户口,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Cherry无法进入国内公立学校。

    据了解,多家国际学校只招收因工作调动原因而被外派到中国的外籍父母的孩子。而像Cherry一样的孩子,虽是美国国籍,但由于父母仍是中国人,所以大多并不符合国际学校招收学生的入学标准。虽然长远看来收益很大,但眼前的问题也相当棘手。

    ■综合南方都市报、法制周末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E1版:头版
   第E2版:最头条
   第E3版:消息树
   第E4版:故事会
   第E5版:特别报道
   第E6版:新热点
   第E7版:消费经
   第E8版:财视野
   第E9版:体育观
   第E10版:爱文艺
   第E11版:史钩沉
   第E12版:游子吟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都市声音
   第A3版:要闻
   第A4版:春天的交响
   第A5版:特别报道
   第A6版:要闻·时政
   第A7版:广告
   第A8版:广告
   第A10版:市州新闻
   第A11版:经济·行业
   第A12版:经济·行业
   第A13版:移动周刊
   第A14版:经济·行业
   第A15版:爱晚亭·副刊
   第A16版:时事纵横
当年削尖脑袋“赴港生子”
如今他们肠子悔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