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幸福新湖南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E1版
头版

第E2版
消息树

第E3版
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6年01月28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与特色乃发展的根本之道
本报评论员 吴晓华

    省“两会”上,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员会提交集体提案《关于把湘江新区打造成国家级设计之都的建议》,建议湘江新区瞄准国家产业转型的方向,积极抢占新兴产业战略制高点,大力培育以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打造国家级设计之都。(本报今日A03版)

    湘江新区是全国第12个、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之所以非同凡响,是因为新区的成立乃至于开发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总体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等由国务院统一进行规划和审批,相关特殊优惠政策和权限由国务院直接批复……这就意味着,湘江新区被赋予了更多的经济管理权限、政治管理权限,也承担着更大的社会经济发展责任,尤其是“充分发挥新区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

    湘江新区的特殊政策,注定了必须进行制度创新、产业创新的探索。创新与特色,乃发展的根本之道。湘江新区,拥有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3个国家级园区,产业发展优势明显。科教创新的实力,也是十分雄厚。新区现有两院院士40余名、大中专院校30多所,拥有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等120余个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40多家部(省)属科研机构。在此基础上,如何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注重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是摆在新区面前的首要任务。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员会的建议,强调创新,突出特色,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

    打造国家级设计之都,当然是立足于现有的优势产业集群,在此基础上打造富有湖南特色的文化创意设计产业群。众所周知,湖南的演艺娱乐、影视传媒、数字出版等产业,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上山水洲城的地域特色与红色之都的人文优势,培育一批拥有自主品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不断提高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确实是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

    根据《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湖南基本处于长江经济带的辐射范围,我们应该搭乘国家政策倾斜的快车,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将政策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惟其如此,中部地区的加速崛起,才不是梦想。■本报评论员 吴晓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E1版:头版
   第E2版:消息树
   第E3版:特别报道
   第E4版:最头条
   第E5版:最头条
   第E6版:车生活
   第E7版:趣生活
   第E8版:消费经
   第E9版:投资潮
   第E10版:深水娱
   第E11版:人世间
   第E12版:长沙策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幸福新湖南
   第A3版:幸福新湖南
   第A4版:幸福新湖南
   第A5版:要闻·民生
   第A6版:经济·消费
   第A7版:专题
   第A8版:大茶视界
   第A9版:经济·操盘
   第A10版:经济·行业
   第A11版:经济·金融
   第A12版:经济·金融
   第A13版:时事纵横
   第A14版:房产·家居
   第A15版:移动周刊
   第A16版:广告
办好湖南的事情需要共担当同奋斗
微议
及时语
“本地人免费旅游”是最好的发展共享
创新与特色乃发展的根本之道
以“五个发展”理念为指引共谋“十三五”发展